索引号:

1133028200297890X0/2023-172803

发布机构:

浒山街道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日期:

2023-03-02

成文日期:

2023-03-02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浒山街道2022年度工作总结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一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推动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围绕“破发展瓶颈、展活力新颜,全力打造城市核芯区”目标,团结带领全街道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凝心聚力谋发展,砥砺奋进新征程,有效解决了一批困难挑战,干成了一些民生实事,为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贡献了浒山力量。

截至第三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9.3亿元,同比增长3%,高于全市增速1.2个百分点;完成服务业增加值74.1亿元,同比增长3.6%,居全市前列,其中重点服务业增加值4.73亿元,同比增长28.2%。完成限上商品销售额59.85亿元,同比增长6.3%;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4亿元,同比增长9.4%;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7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亿元。

这一年,我们聚焦稳进提质,在突围经济逆境上出实招

一是紧盯绩效抓服务。做深做细招商引资,引进商贸企业3家,新增销售额11.7亿元。精准施策助企纾困,全力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兑付涉企政策资金60余万元,为重点服务业企业提供核酸检测上门服务。完善人才平台,成功申报“甬江引才工程”项目3个,国千人才项目1个。实现保利艺术馆开馆。稳步推进驿淘互联网产业园项目。二是激发活力抓特色。探索老城区特色产业新模式,全力打造服务经济浒山金名片。“糖坊里”商业街区入选宁波第四批“精特亮”创建项目。发放浒城消费券撬动消费400万元,评选特色商铺20家,串联城区特色节点推出研学线路,提升服务业“既富又美”新态势。三是整治低效抓监管。倡导“亩均论英雄”,持续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产业治理工作,完成亩均企业调查42家,改造高耗低效工业企业1家,推进湾底物流园区淘汰升级。

这一年,我们狠抓改造更新,在改善城区面貌上创实效

一是全力以赴加速征迁。天香桥区块和龙头山教育地块征迁项目分别完成签约93%和50%。化解拆迁区块历史遗留问题,鸣北区块24户钉子户实现“拔钉清零”。完成金一路(景观大道至寺山路)西延道路工程房屋征迁,目前该工程已交付使用。完成原西门中学征收工作。完成寺山路社区E区块及朱家桥板块调查摸底。二是孜孜以求提升品质。完成27个老旧住宅小区(区块)飞线整治,惠及居民8000余户。开展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攻坚,完成4台电梯加装,投用全市首台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推进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工程,完成16个老旧小区、7个标段工程竣工验收。启动湾底城中村梳理式改造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全面推进现代社区建设,鸣山社区成功创建浙江省第二批未来社区。三是持之以恒优化环境。实施文明浒城四大提升工程,紧盯商铺文明经营、公共环境洁美等痛点,开展十大专项整治行动。打造全市首条城市文明示范线,投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综合文化站。成立“文明啄木鸟”专班,常态化检查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累计督导整改问题1758个。交付使用规范化垃圾房227个,常态化管理背街小巷,实现社区环境卫生专管员全覆盖。高标准建设“污水零直排区”,顺利推进浒山江、大塘江等水质提升工程一期,“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全市排名第一。

这一年,我们严守底线思维,在强化社会治理上重实干

一是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墙”。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动态清零阶段,构筑15分钟核酸检测服务圈,积极发动疫苗接种,分别实现60周岁和80周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96.5%和88%,同时稳妥有效应对“慈溪11.20”突发疫情。疫情防控转段以来,及时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建立大发体育首家“移动诊疗站”,发起“亲邻守护、药品共助”先锋行动,建立网格“共享药房”,为60周岁以上浒山户籍老年人免费发放防疫包2.15万个。二是拉紧安全生产“高压线”。聚焦食品安全、消防安全、道路安全等重点领域,排查整治隐患2.3万余个,查处食品案件35件,消防执法立案6件。专项整治阳明食品广场、天香桥临时交易点,取缔室内无照经营店铺、占道流动摊贩17起。全力推进智慧消防建设,沿街店铺、工业企业和弱势群体场所智慧消防覆盖均率达100%,改造2个社区场地集中充电设施,在32户30间以上群租房设置集中充电设施。三是织密社会治安“防护网”。开展无诈系列创建,“国家反诈中心”APP宣传推广数居全市第一,电诈案件受理数同比下降20%。创成宁波市平安乡村21个、慈溪市平安示范社区2个。提高初信初访办理质量,受理办结各类信访件3313件,按期受理率、按期答复率、满意率及回访核实率均达100%。强化重点人员稳控,实现重点信访人员零赴省零进京访。在全市率先完成未登记佛道教场所清理。深化“警调联动”,成功调解案件1197件。

这一年,我们坚持人民至上,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做实事

一是民生兜底保障更加完善。积极做好保障房工作,受理新登记申请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39户,办理非慈户籍一线环卫工人住房保障152户。补助救助各类群体,发放优抚定补金794万元、失业救济金513万元;对弱势群体发放各类补助补贴416万元。全力稳就业,发放稳岗补贴16.28万元,开发保持公益性岗位56个,公益性岗位案例获省级优胜奖。二是教育医疗水平逐步提升。阳光实验学校顺利“民转公”,实验幼儿园江滨校区完成园区租用,慈澜实验幼儿园开园,优质幼儿园区覆盖率达89%。建设公共场所母婴设施,新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四星级母婴室各1家。推进困难群众家庭适老化改造,完成项目入户评估。促进医疗资源提质扩容,改建完成光辉卫生服务站。三是惠民体系建设再结硕果。联合市总工会打造“累了么”驿站3家,获评全国、全省“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开展金山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标准化食堂改造,完成退役军人服务站迁建,新建新市民综合服务站3个。强化流动人口民生服务,19个社区组织留慈过年活动,23个社区开办暑期假日学校,受教“小候鸟”1700余人。发动居民参保“天一甬宁保”,参保率位居全市前列。

这一年,我们注重自身建设,在完善政府服务上下实功

一是行政效能不断提高。推动“141”体系迭代升级,稳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整合完成“1+8”执法队伍,网格和微网格总数分别扩容至148个和846个,闭环处置网格上报事件近8万件。激发智治协同,实施基层治理数字应用“群治分”试点。接收市级智慧城管推送案件10297件,处置率达99.92%,居全市前列。二是法治规范不断强化。加强行政机关合同管理和政府信息公开,完成合法性审查103件,向社会主动公开街道信息97条。全面推进法律顾问制度,接受法律咨询590余人次。扎实开展基层普法和法治文化建设,创成宁波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6个。三是作风建设不断深入。深入开展“五问五破、五比五先”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搭建“风采展示”“书记擂台”等赛马平台,倡导在攻坚一线淬炼过硬队伍。强化政府廉政建设,完善“三资”管理制度,出台村社票据使用、街道工程建设项目相关管理办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