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7421869759/2023-173848
市农业农村局
主动公开
计划总结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2023-03-21
2023-03-21
面向社会
大发体育以来,慈溪市农业农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宁波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慈溪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对标对表中央、省委、宁波市委、慈溪市委农村工作会议要求,牢牢聚焦“两个先行”目标,深入开展“争先进位比拼年”“乡村共富突破年”“变革重塑深化年”“三个年”活动,联动推进粮食稳产提能、农业强链提效、乡村全域共美、农民活力共富,高水平推进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和省共同富裕试点工作,全力打造具有慈溪辨识度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共同富裕标志性成果,为大发体育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贡献“三农”力量。大发体育连续第四年获评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单位;入选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首届浙江数字乡村“金翼奖”十佳县(市、区)、全省十佳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022年度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优胜县;列入省“浙农富裕”应用“农房盘活”数字化场景先行先试名单;“共享冰爽爽”应用入选浙江省数字政府系统首批20个优秀应用案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获省政府表扬;共富相关做法入选省、宁波案例汇编;创建成为省综合性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
一、2022年工作情况
(一)聚焦稳进提质成效,产业发展更彰成色
1.经济发展水平确保稳中向好。面对生产空间减少、极端负面天气、新冠疫情等负面影响,始终紧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质量增长目标,主动担当作为、全力做优产业,提前分析研判、深挖生产潜能,千方百计稳产增收促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较好成效。2022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8.45亿元,同比增长4.8%,位居宁波第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142元,同比增长5.1%,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56:1,保持宁波大市最小。
2.稳产保供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优化政策激励,挖掘种植空间,不断提高粮食自给保供能力。全年实现早稻种植面积2.8万亩,完成下达任务(2.1万亩)的133.3%;小麦种植面积7.8万亩,完成下达任务(5.5万亩)的141.8%;晚稻种植面积约9万亩,完成下达任务(8.96万亩)的100.4%;完成油菜种植5.86万亩,大豆3.3万亩。压紧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全面完成5.6万亩粮功区整治优化任务,确保粮功区种粮属性;出台实施《慈溪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四五”规划》,全年完成1.9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相关工作获省政府表扬。加快新建养殖场投产达产和传统猪场升级改造,稳步提升生猪供给能力,确定2家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和36家最低保有量规模猪场。全市生猪出栏31.8万头,同比增长14.0%,总存栏16.4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485万头,完成下达任务(1.55万头±5%)。
3.产业发展质效取得重大成果。大力开展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持续推动产业向园区化、融合化、设施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大发体育入选全省十佳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慈溪市现代农业开发区和坎墩街道成功入选宁波市级未来农业示范园区,争取到上级项目补助资金1496万元。持续开展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项目,63个农产品冷链设施建设项目全面建设完成,累计投资超6800万元,库容增加超6万立方米,大发体育在全国农产品冷藏保鲜整县推进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加快主体特色园区建设,慈溪市宇润果蔬等3个农业产业(种业)提升项目建设进度达到90%以上。积极申报宁波市农业经营主体技改项目,11个宁波农业经营主体技改项目均已建设完成,累计下达补助780万元,新立项宁波农业经营主体技改项目9个,立项总投资2100万元,正在加快推进建设。
4.农业“双强行动”实现重点突破。全力推进“科技强农”,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引试推广,发布2022年主推技术45个、主导品种106个。加快推进农业科技项目实施,组织完成市本级年度农业科技项目申报,共申报科技项目12项,立项7项;与科研院校、农技推广机构合作各类农业科技项目10余项,《NPK用量对露地菜豆、毛豆产量、养分累积及肥料效率影响的研究》等3个项目获宁波市实用技术推广奖。加快产业团队建设和高层次人才项目推进,组建粮油、蔬菜、水果、畜禽、水产等产业团队5个产品组12个,落实宁波市级产业团队项目2个,2人荣获省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大力推进“机械强农”,研究制定《慈溪市实施“机械强农”推进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将“一县三基地”建设目标任务进行落实和责任分解,分区域、分产业、分作物、分环节推进大发体育农业环境条件及产业功能区块建设;建设粮油、蔬菜、畜牧3个特色示范产业,建成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9个、农机创新试验基地3个、农机服务中心5个,并已通过省级初评。全年新增农业机械775台(套),全市,补贴各级资金1035.38万元,收益农户384户。
5.绿色融合发展打开崭新局面。持续推进“肥药两制”改革、清洁田园、畜禽养殖综合治理、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四大行动,着力实现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循环化和环境生态化。开展兽药减量化及饲料环保化示范场建设,宁波慈海、慈溪金辉等2家公司预计于年底完成考核验收。推进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全市累计立项47家,面积11592亩,投入财政资金共计822.33万元,实现规模以上水产养殖场(户)养殖尾水治理全覆盖;建设完成8条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持续深化“清洁田园”专项行动,建立农田垃圾回收处置体系,收集农药废弃包装物33吨,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率保持在90%以上;全市完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93万亩次,技术覆盖率达到90.62%以上;全年推广配方肥和按方施肥共计11232.49吨,顺利完成涉肥问题整改。强化“三品一标”认证与监管,年度新增无公害农产品6个,绿色食品8个。组织实施慈溪蜜梨、慈溪杨梅等2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完成进度分别达75%以上和60%以上。
6.深化主体培育迈出全新步伐。巩固提升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成果,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大发体育共有省级产业化联合体4条,数量居全省首位;年度新申报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宁波市级龙头企业2家、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示范性家庭农场19家。积极培育新型业态,推动种养加、产供销、农文旅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多彩田园和四季鲜果特色农业旅游线建设。持续培育美丽乡村业经济,振兴“鸣鹤年糕”“宋家漕香干”等本土乡愁产业,着力打造长三角农业休闲旅游重要目的地,大发体育新慈湖农业绿谷精品线被认定为“浙里田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二)聚焦未来乡村打造,农村建设更富特色
1.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深化。大力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12113”工程,2021年度20个宜居村和5个特色村项目已基本完工,目前已兑现17个宜居村项目结算补助,共计兑现补助资金1667.24万元。启动实施2022年度宜居村21个、特色村4个,目前25个村已全部完成招投标并启动建设,其中4个特色村完成资金预拨。推进梳理式改造村项目,共有11个项目列入项目库,其中4个项目已完成立项批复并启动建设。抓好首批典范村收尾工作,首批12个乡村振兴典范村已基本完成建设,目前完成认定验收6个,兑现政策资金5869.89万元。启动实施新一轮乡村振兴典范村,确定宗汉街道马家路村等13个村为第二批培育对象。持续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不断深化南部沿山精品线建设成效,有序推进桥头、匡堰两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目前匡堰镇翠屏共富示范带已完成立项评审。有序推进省市新时代美丽乡村分类创建,获评2022年度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优胜县;争创省级示范乡镇1个、风景线1条、特色精品村4个、达标村37个,力争创建成为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
2.未来乡村试点创新融合。围绕“一统三化九场景”基本架构,因地制宜、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典范村和未来乡村建设试点,着力构建具有未来引领、品质体验、慈溪特质的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加快美丽乡村向未来乡村整体跃升。拟定《慈溪市未来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和典范村建设基础,建立未来乡村建设项目库,对基础较好、推进有力、成效明显的乡村振兴典范村,通过迭代升级,推送至省、市未来乡村试点名单。周巷镇万安庄村成功入选省首批未来乡村名单,“养老+托幼”场景入选省首批共同富裕基本单元“一老一小”场景;龙山镇徐福村、匡堰镇倡隆村、崇寿镇傅家路村、桥头镇五姓村4个村创成省第二批未来乡村。做好省“浙里未来乡村”重大应用推广工作,目前全市5个未来乡村创建村均已完成“浙里未来乡村”数字驾驶舱和移动端上线及数据录入工作。
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提升。积极开展迎亚运“两路两侧”整治提升行动,重点针对高速公路两侧农田废弃物未及时清理、垃圾乱堆放、农田棚所旧、破、乱以及残膜多等问题,督促属地全面排查摸清点位并制定整改标准,立即整改。积极开展农村公厕评估创建,启用宁波市农村公厕监管系统,有序推进年度30个省级农村星级公厕创建任务(其中示范性农村公厕2个),目前已完成宁波主管部门评估初验。协同开展城乡环境“清爽行动”联合督察、美丽庭院精品区块和特色带验收等工作,不断提升村容村貌,推动村庄环境由干净整洁向幸福宜居转变,由全面推开向整村提升转变,由探索创新治理机制向长治长效转变。
(三)聚焦共富路径探索,农民生活更加富足
1.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落实飞地抱团、强村公司、结对帮扶、资源盘活等八大举措,持续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已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5个,下达补助资金401.33万元;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6个,计划总投资5699.74万元。牵头抓好市级留用地指标兑现,下达即征即留村发展留用地指标费3136.44万元和历史欠账留用地指标货币安置资金448.77万元。2022年全市经营性收入50万以上村达到98.5%,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上、总收入100万以上村实现全覆盖。
2.精准帮扶低收入农户。优化完善低收入农户产业精准扶持增收细则,积极开展产业帮扶项目排摸申报,崇寿镇48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入选宁波市低收入农户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试点项目,预计受益低收入农户263户,户均增收740元左右。积极指导各镇(街道)谋划风险较小、收益持续稳定的产业发展项目,目前已有4个镇(街道)申报慈溪市本级项目,分别为坎墩街道光伏发电项目、龙山镇农垦场共富区块保障性租赁房项目、匡堰镇樟树村西河标准厂房项目和新浦镇政府办公楼150.66kWp光伏发电项目,合计申报帮扶资金2313万元。持续开展低收入农户综合性保险工作,依托省低收入农户帮促数字化系统按月更新投保名单,实现保险全覆盖,共计投保12461人,预计保费233.02万元。全面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精准帮扶政策,选派全市68个市级部门和各镇(街道)的机关干部开展结对走访和帮扶,大发体育以来共落实结对帮扶干部3320名,累计开展帮扶8.12万余次,确保“两不愁三保障”政策顺利实施。2022年大发体育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5298元,同比增长13.2%。
3.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以“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为一体的“四治融合”建设为核心,制定《2022年度慈溪市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工作要点》(慈农办〔2022〕3号),理清重点工作任务,明确市级部门职责分工,共同推进乡村治理工作,确保年度44个省级善治(示范)村创建任务顺利完成。深入推进小微权力和清廉村居建设,制定出台《2022年慈溪市深化清廉村居建设工作要点》(慈农办〔2022〕5号),细化形成19条工作重点任务清单,进一步压实各地各有关部门清廉村居工作职责,力争年度70个清廉村居全部创建成功,并积极申报省清廉村居示范单位,计划申报清廉村居示范镇1个、示范村1个。深入实施农指员制度,认真做好第十二批农指员扫尾工作,做好第十三批农指员选派工作,共计选派317名,确保“村村都有农指员”。
(四)聚焦集成改革深化,乡村发展更添活力
1.焕发数字乡村应用赋能。大力实施数字乡村“1115N”工程,全面推进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数字乡村平台全面上线,农业农村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完成,大发体育获评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首届浙江数字乡村“金翼奖”十佳县(市、区),市农业农村局入选2022年度浙江省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成绩突出集体,桥头镇五姓村列入首届浙江数字乡村“金翼奖”百优村,大发体育在县域数字乡村指数百强县(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阿里研究院)排名第8;瑞丰食用菌项目(二期)入围国家数字设施农业创新应用基地项目(宁波唯一),预计获中央财政补助2000万元;“共享冰爽爽”应用相关做法获时任省委书记袁家军肯定,登上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专刊,入选浙江省数字政府系统首批20个优秀应用案例,并被国家级媒体报道30余次。
2.深化“两进两回”创新示范。大力开展“两进两回”行动,与宁大科院、统战部合作开展乡贤助力乡村振兴课题,作为决策咨询报告向上级报送,《慈溪市新乡贤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以及推广建议》已获宁波市政府副市长金珊批示。加快推进省乡村人才振兴先行县试点任务,扎实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大学生农创客队伍壮大,完成部级高素质农民、农村实用人才、普及性培训等2647人次,陈速超等12人入选宁波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培育工程,孙春冲等17人入选省级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培养工程,2人获农艺师职称,1人获省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相关做法获央视《远方的家》、央视观察点日记、《浙江日报》“涌金楼”等省级以上媒体报道。
3.推进乡村改革系统集成。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加大对土地流转的政策支持力度,对2018年以前将土地委托流转至二轮期末的承包户市财政给予每年每亩150元的补助,大发体育共计下达土地流转补助资金843.3万元,全市土地规模经营率保持在71%以上。大力开展闲置农房激活利用,累计已盘活的闲置农房202宗113.4亩,盘活农房价值(指农房财产价值)1.58亿元。深化农村金融创新,加大与涉农金融单位的深度合作,全市累计完成农户小额普惠贷款授信20.87万户,授信总额189.07亿元,用信3.31万户,发放贷款96.24亿元,农户授信服务覆盖率100%。继续开展以土地流转经营权为主的“三权”抵押贷款,大发体育累计新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27笔,发放贷款1663万元,农村住房抵押贷款11笔,发放贷款1134.5万元。深化政策农业保险改革创新,强化“抗风险、强保障、促创业”导向,全年投保品种39个,累计投保1.4万人,投保面积1763万亩(只、个),保额14.8亿,保费8505.8万元,其中慈溪本级补贴2200万元(不含现代园区补贴204万元),理赔5967.5万元,简单赔付率70%。
(五)聚焦乡村振兴统筹,氛围营造更具成效
1.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加强乡村振兴统筹协调,健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大力宣传中央农村工作条例、省委农村工作实施办法及中央一号文件,牵头起草大发体育连续出台的第35个以农业农村为主题的市委一号文件——《关于2022年高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乡村共富共美的实施意见》(慈党〔2022〕1号),将2022年农业农村“711”三张清单(70项重点任务、10项特色亮点及10项变革创新)全面分解落实到各地各有关部门,以清单化、项目化的形式全力推进“三农”各项工作;大发体育连续第四年获评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单位。
2.切实加强调研参谋。积极发挥市农研中心决策咨询作用,邀请市农研中心部分理事参加市委一号文件意见征求座谈会。对去年调研成果进行整理并汇编成册,共形成调研报告6篇,建议11篇;其中有5篇调研报告和5篇建议获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开展大发体育度调查研究,确定年度调研课题6个,已召开相关课题调研座谈会3次,提交建议2篇。积极向省厅、宁波市局上报年度调研文章,《关于推进大发体育数字乡村建设的几点建议》获2021年度全省农业农村系统优秀调研报告三等奖;《慈溪以“乡村大脑+共享冷库”赋能强村富民》入选省强村富民集成改革案例,《慈溪市精准帮扶打开低收入农户“致富门”》等6篇案例入选宁波市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典型案例汇编。
3.营造乡村振兴氛围。会同市委宣传部、市融媒体中心等有关部门专题讨论乡村振兴宣传工作,确定“三农”系列宣传主题,形成年度报道方案。充分发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乡村振兴观察点”、浙江总站共同富裕示范区观察点作用,相继在《光明日报》、央广网、《浙江日报》《宁波日报》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刊发(播)大发体育“三农”领域稿件70余篇(条)。在慈溪日报等媒体上积极刊登乡村振兴稿件,大发体育累计制作乡村振兴专版4个,播出“三农”新风102期。
(六)聚焦党建统领强化,政治锤炼更显担当
1.高站位强化思想政治学习。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争当“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的示范引领者,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认真贯彻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涉农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党建统领、整体智治,确保政令畅通、落地见效。研究出台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工作要点。通过周二夜学、“三会一课”、“慈农讲堂”、“青年读书会”等方式,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重要会议、重要部署精神。组织“喜迎二十大”微型党课比赛,开展“时代楷模”钱学军先进事迹等学习研讨活动,参加“在慈溪,读懂共富共美”党支部书记领读行动。
2.高要求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按照“四责协同”机制和清廉机关建设要求,研究出台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签订责任状,分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一岗双责”。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专题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五部党纪法规。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疫情防控要求,组织开展机关内部作风效能巡查22次,内部处理违规行为1起、诫勉1人。做好市委第二巡察组巡察相关工作,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集中整改任务。
3.高标准担起安全发展责任。全面落实新冠肺炎疫情和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坚决打好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植物疫情阻击战,强力推进涉海涉渔、农机等领域安全生产,大发体育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931人次,检查主体681家次,立案查处77起(其中宅基地24起),结案42起,共处罚没金13.67万元。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赋能,全方位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为1235个农业主体赋予“农安码”,打印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达标证15万余张;大发体育以来累计完成风险抽样(包括上级抽样)1581批次,合格率99.3%。紧扣“三服务”,进一步打响“慈农惠”党建品牌、“慈农智服”服务品牌和“三农”志愿品牌,深化“五联五送”活动,围绕春备耕、夏播夏收等工作,组织各支部结合业务工作,发挥党建对政策、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引领推动作用。围绕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组织开展联镇联村结对服务、卡点、隔离点志愿服务500余人次。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大发体育“三农”工作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立足“三农”工作新发展阶段新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深入实施稳产保供、农业双强、全域共美、强村富民、改革创新、党建强基六大行动,纵深推进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产业发展强融合提效益、乡村建设优质量亮特色、农民共富显成效促增收、乡村改革抓集成创优势、队伍建设强根基促变革,奋力在高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农村领域共同富裕先行样板的新征程中持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全年力争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GDP增长保持同步;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
(一)聚焦守牢粮油等重要农产品安全底线,深入实施稳产保供行动
1.坚守粮食安全底线。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盯紧抓实粮食安全全领域全过程全环节,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健全全链条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粮食生产稳面积稳产量稳质量。大力扩种水稻、小麦、油菜等粮油作物,完善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探索粮食高效高产发展的路径,全年粮油种植面积实现37.3万亩。强化耕地保护,加强耕地质量提升和耕地用途管制,坚决遏止耕地“非农化”、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严禁新增和耕地抛荒,确保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全年完成0.9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任务,力争当年度立项开建1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
2.挖掘生猪增产潜能。坚持“六化”引领,优化生猪产业要素布局,加快新建场投产达产和现有场扩养增养,推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年能繁母猪存栏达到1.55万头。扎实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防控,继续推进“兽用抗菌药减量化”及“饲料环保化”行动,完成3个养殖场无疫病小区建设。
3.增强农产品保供能力。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保障型、短缺型蔬菜基地建设,做大做强蔬菜、水果等传统优势产业,有效提升“菜篮子”产品保供能力。加强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监管,促进农资“稳价、保质、畅供”。大力推进渔业养殖转型升级,积极推广工厂化养殖、大棚养殖、综合养殖等新模式,提高渔业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强化部门协同,积极推进产业林道、田间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聚焦加快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
1.以平台项目建设与全产业链打造为重点,全面提升产业融合力。以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和坎墩未来农业众创园为引领,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努力推进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深入实施“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和特色镇、园、基地建设,继续深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区域性农产品交易市场落地,推进投资8400万的慈溪瑞丰食用菌项目二期、年产2000万株的大植组培育苗孵化项目、投资9600万的恒海农业精品花卉数字化温室项目等科技化、工厂化项目建设投产;18亿元蔬菜全产业链提档升级,打造亿元以上产业集群5个。谋划启动潮塘江北区、沿山精品线、四灶浦休闲带等精品乡村旅游休闲区域打造,努力发掘农业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大力发展创意农业、乡愁农业、休养农业等新业态,振兴鸣鹤年糕、青瓷、杨梅等本土乡愁产业,力争年度完成农业农村有效投资9亿元以上。
2.以主体培育与人才振兴为重点,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深化实施龙头企业壮大、家庭农场提升、合作社提质、社会化服务组织扩面、农业电商联合做强五大行动,培育主体创建省级、宁波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示范性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鼓励农业企业实施技改项目,提升企业综合生产能力,年投入超3000万元。巩固深化省首批乡村人才振兴先行县创建成果,分类分层组织专技人才知识更新培训,全年完成农民素质提升1000人次以上,全市农创客(新农人)达到800人。
3.以绿色化和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全面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聚焦源头减量,持续推进“肥药两制”改革,推广有机肥、配方肥、统防统治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确保肥药双减,推广配方肥7990吨以上;聚焦过程清洁,实施畜禽废弃物综合治理、渔业健康养殖、农业生产标准化等,完成养殖尾水治理1095亩,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聚焦末端减排,持续实施清洁田园行动,新建设氮磷生态拦截沟2条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农资废弃包装物回收率超90%,创建农作物秸秆全量化利用试点县。加大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力度,深入实施农业品牌体系建设“1821”行动,持续抓好“三品一标”,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整体提升,新增绿色产品6个以上。
4.以科技和机械强农为重点,全面提升未来农业引领力。推进“科技强农”,充分发挥区试站作用,开展优质水稻、花生、玉米等新品种引种推广,建设杨梅、葡萄、毛豆等传统特色品种种质资源圃(场),做强大植组培工厂、嘉沃科技等种子种苗企业,着力构建“育繁推服一体化”的现代种业发展体系。深化产学研合作,确保主推技术到位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推进“机械强农”,巩固拓展省综合性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创建成果,提升农机装备应用水平,优化水稻、畜牧、毛豆等特色产业装备结构,探索建立“研、造、推”新模式,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园区农牧机械产业集群,优化农机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其中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2.5%。
(三)聚焦打造美丽乡村品质标杆,深入实施全域共美建设行动
1.全域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12113”工程,全年新实施市级宜居村20个,特色村5个,梳理式改造项目4个,乡村振兴示范带1条。扎实推进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协同推进乡村全域国土空间整治和城乡风貌提升,统筹村庄管线梳理、风貌提升、小品建设、配套完善、道路序化,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标升级,顺利完成年度省级星级农村公厕创建任务。
2.创新推进未来乡村建设试点。统筹乡村振兴典范村建设和未来乡村试点,围绕“一化三统九场景”,建设一批具有未来引领、品质体验、慈溪特质的标志性乡村新社区,不断探索多元投入、群众广泛参与的美丽经济转化新模式,进一步促进产村景联动、文体旅融合、一二三产协同,实现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扎实推进第二轮13个乡村振兴典范村建设,力争年度新创省级未来乡村3个以上。
3.协同推进“基层自治”农村社区创建。强化党建引领,健全完善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村民委员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村级组织体系,推动村班子务实高质量运营。深化清廉村居、小微权力清单和村民说事制度,总结推广“众家治村”“三老一贤”“桥头分”等慈溪特色基层治理创新做法,提高智治水平。探索新形势下基层民主协商、社会组织与群团组织联动助力乡村振兴机制,营造更好的发展氛围。
(四)聚焦提升共同富裕建设成色,深入实施强村富民提质行动
1.高水平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坚持村庄经营理念,稳步实施新一轮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帮促村扶持政策,大力实施“飞地”抱团、资产盘活、项目支持等发展模式,落实村级组织四项经费保障,推动各地深挖潜力多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持续探索村庄合作经营、创办发展公司等新路径,依托特色工业园区、小微企业创业园、特色小镇等区域发展平台,布局实施一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深入挖掘村级资源资产资金潜力,鼓励区域内村集体依托现有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自主开发、合资合作、投资入股、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因村制宜发展集体产业项目,拓展增收渠道。力争全年度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到2023年底,全市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实现全覆盖,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60%。
2.高质量推动农民“扩中”增收。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做强农业经营主体,多渠道、多元化、多增值空间促进农民增收。努力推动农村居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及转移支付收入协同增长,形成共同富裕新机制。深化赋权活权改革,健全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农民创业要素供给和政策扶持,创新健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联结融合机制,确保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GDP增长保持同步。
3.高标准帮促低收入农户“提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守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确保低收入农户稳定增收。对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等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低收入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健全动态监测机制,关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特殊群体,完善开发式和保障性帮扶体系,深化“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制度,强化产业帮扶项目,精准落实就业创业扶持、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等帮扶举措,确保全年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
(五)聚焦更好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深入实施改革创新集成行动
1.深化数字乡村改革。巩固提升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成效,持续推进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提升,深化拓展“共享冰爽爽”特色应用,打造“乡村大脑+未来农场+桥治分”“三位一体”慈溪数字乡村标志性成果,新建成未来农场1个以上,数字工厂1个以上,数字化改造基地5个以上,力争“共享冰爽爽”在全省进一步得到推广应用。拓展数字乡村服务,力争在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农业农村领域共同富裕、未来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领域多跨应用场景上取得突破。
2.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探索全程托管、村集体(农户)协同入股等流转新机制,保持流转率73%以上。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地”改革,形成“政府主导+标准统一+要素保障”的“标准地”模式,营造更优营农环境,吸引更多国有企业、优质龙头企业、高层次农业人才参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质性突破设施农用地保障难题。推动宅基地激活利用示范,理顺宅基地管理职能,健全宅基地监管机制,探索新型农民集居区建设模式。
3.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经营风险防控机制,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数字化平台,深化多权抵(质)押贷款。大力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数字管理系统数据收集、统计分析、动态查询和预警监督等各项功能的推广应用,实现“三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阳光化、数字化、集成化。
4.深化农村金融和投入保护机制改革。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领域信贷投入,创新惠农信贷产品,切实降低“三农”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健全农村信用体系,深化拓展农户小额普惠贷款授信成果应用,持续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扩面、提标、增品。推动土地出让金收入优先支持乡村振兴政策落地,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三农”政策精准度和执行力。
5.深化新时代现代农业乡村集成改革。深入实施“两进两回”创新示范工程,健全部门联动、专项推进长效机制,畅通人才、科技、资金等下乡通道,打造平台引领、高效数智的“两进两回”慈溪模式。深化“三位一体”合作体系改革,提升生产、供销、信用服务为一体的惠农服务体系建设实效,巩固扩大慈溪“三位一体”合作体系建设的特色优势。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全链条、全环节、全要素集成改革,擦亮慈溪现代农业金名片,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提供慈溪样板。
(六)聚焦打造变革型基层组织,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实践行动
1.夯实党建基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发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根脉。强化党建引领,加强支部建设,打响党建志愿服务品牌。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深化为群众办实事,持续迭代升级“五联五送”服务。深化清廉机关、清廉村居建设,持续构建风清气正的“三农”环境。
2.提升变革能力。全面强化整体智治协同体系,加强工作机制、政策制度、社会资源的整合衔接,切实保障农业农村领域数字化改革和系统变革重塑出实效。强化全局意识、底线思维、系统观念,深入谋划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三农”统筹协调等领域变革重塑的切入点,掌握变革方法、提升变革能力、完善变革机制,真正打造变革型“三农”队伍。
3.防范安全风险。聚焦涉海涉渔、农机、消防安全等农业生产重点领域,大力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宣教、大执法”专项行动,切实抓好全行业全领域大安全。深入抓好中央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环保督察等涉农生态环保问题“回头看”,强化动态巡查,加大整治力度。强化农业农村、水利、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有效防范应对农业重大灾害。完善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推进“三员五工程”建设,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聚焦信访安全,落实信访积案化解,健全初信初访闭环解决机制,提升工作能力。聚焦常态化农村疫情防控安全,压紧压实“四方责任”,织紧筑牢城乡联动的基层疫情精密智控网。
附件:年度重点清单
2022年成效 | 1 | 连续第四年获评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单位,获评全省十佳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
2 | 获评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首届浙江数字乡村“金翼奖”十佳县(市、区),列入省“浙农富裕”应用“农房盘活”数字化场景先行先试名单;“共享冰爽爽”应用入选浙江省数字政府系统首批20个优秀应用案例;我局入选2022年度浙江省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 |
3 |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获省政府表扬 | |
4 | 获评2022年度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优胜县;周巷镇万安庄村成功入选省首批未来乡村名单;龙山镇徐福村等4个村入选省第二批未来乡村名单 | |
5 | 创建成为省综合性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 | |
2023年重点 | 1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 |
2 | 全年全年粮油种植面积实现37.3万亩,能繁母猪存栏达到1.55万头 | |
3 | 力争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全市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实现全覆盖,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60% | |
4 | 实施新一轮乡村振兴典范村建设和省级未来乡村试点村建设,力争年度新创省级未来乡村3个以上 | |
5 | 创建农作物秸秆全量化利用试点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