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0029764299/2023-176443

发布机构:

市发改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其他

发布日期:

2023-05-24

成文日期:

2023-05-24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慈溪市发展和改革局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实施之年。市发改局将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精神对发展改革工作新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聚焦稳进提质、投资攻坚、共同富裕、绿色低碳、开放合作、民生事业等重点,深入开展“担当作为比作风、争先进位赛业绩”活动,以全局上下开展“稳进提质攻坚年”“投资攻坚深化年”“改革创新突破年”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守正创新、团结奋进,为大发体育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县市域实践排头兵贡献更多发改力量。

一、重要指标安排
  (一)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安排
  综合考虑宏观经济环境和大发体育发展实际,2023年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安排如下:地区生产总值全市和市级分别增长6.5%以上和5.5%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全市和市级分别增长6.5%和6%,固定资产投资全市和市级分别增长8%和7%,全市居民、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
  (二)全市投资和项目安排
  按照“投资攻坚年”活动要求,全面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六大工程”建设行动,推动投资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力增长,确保完成年度固定资产投资460亿元,冲刺530亿元。力争各项投资结构性指标完成宁波下达任务,列入省千项万亿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达100%以上。
  1.政府性投资项目计划安排。按照“量入为出、积极作为、确保重点”的原则,重点保障续建项目、民生项目、补短板项目以及对大发体育“十四五”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新开工项目。共安排市本级政府性投资项目98个,年度计划投资102.1亿元,其中续建项目52个,年度计划投资69.8亿元;新开工项目46个,年度计划投资32.3亿元。
  2.重点工程计划安排。初步安排重点建设项目228个,年度投资计划193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37个,年度计划投资124亿元;新开工项目91个,年度计划投资69亿元。安排重大前期项目44个,项目总投资371.1亿元,其中产业需项目7个,项目总投资101.7亿元,基础设施(含社会事业)项目37个,项目总投资269.4亿元。
  3.民生实事项目计划安排。经市人民代表大会票决,2023年度计划实施十项民生实事项目,分别为:扶残助残工程、文体惠民工程、慈有健康工程、慈有安居工程、慈有乐业工程、公交提升工程、交通三治工程、慈有优教工程、慈有颐养工程、平安慈溪工程。
  二、重点工作安排
  (一)聚焦经济稳增长促发展质量提升。统筹抓好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围绕稳增长、提质量、固基础,深入开展“稳进提质攻坚年”活动,持续推动经济回稳向好。一是全力稳运行。更好发挥市经济运行监测联席会议办公室作用,优化“1+6+21”稳进提质专班机制和“周、半月、月”三级协调机制,紧盯年度目标,加强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前端监测,及时分析预判,进一步抓实抓好督查、考核、晾晒机制,研究制订优化稳进提质政策和举措。二是全力增动能。①促战新产业发展。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申报力度,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万亩千亿”平台和双创基地。②推进绿色循环发展。积极推进省大花园示范市(县)创建。抓好滨海经济开发区循环园区改造调度,按时销号并巩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整治成果。③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围绕构建“135”现代服务业体系,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完善服务业发展联席会议机制、指标体系、重点项目清单和考评办法。④深化两业融合。深入推进国家“两业融合”试点,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协力推动环杭州湾创新经济区、商品市场园区等数字贸易发展,扎实推进现代物流“1+5+N”体系构建。三是全力强后劲。深化新型城镇化、沪浙合作创新城、翠屏山中央公园慈溪核心区、余慈统筹、双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海洋强国等重点规划和重点课题研究,统筹推进系统性项目谋划和生成落地。切实做好“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
  (二)聚焦投资攻坚力促结构能级提升。深入开展“投资攻坚深化年”活动。统筹抓好省政府“十项重大工程”办公室相关工作。围绕“3165”行动(即持续动态保持3000亿项目库,推进1000亿以上重点工程、600亿元以上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力争完成530亿年度投资),全力推动项目投资“提标、提速、提效”。一是以“四张清单+项目储备库”为抓手,推动项目提速提效。建立年度部门、镇街道任务清单、政府性投资项目等四张清单,实施集中攻坚。对新开工项目逐个排定“路线图”,明确“时间表”,全力促提前开工;对续建项目,逐一排定投资挖潜方案,强化协调服务保障,全力促投资放量。深化前期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协同市铁指深化对通苏嘉甬和宁慈、余慈线项目统筹协调。进一步完善项目库、招商库、土地资源配量库三位一体协同机制。完善续建、新建、储备一体的项目全量数字地图,贯通省市有效投资E本账。着眼构建宁波大都市北部一体化现代交通、翠屏山北部流域性水系治理等平台打造,加快谋划储备一批好项目大项目。二是以“全域国土空间整治+城市更新改造”为契机,加快形成新的投资增长点。协同推进全域国土空间整治和老329国道整治规划项目落地,积极争取上级试点,创新模式机制。协同相关部门,以非常之举加快既定征迁项目进度,助力新城河四期(五期)、西潮塘板块、高铁新城板块、金融港板块、科创板块、智能家电产业园(中部)等基础设施和城镇开发项目加快实施,以“征迁+”切实形成和放大新的投资增量。三是以“投融资改革+协调机制优化”,强化对项目投资保障。协同大财政金融办深入推进投融资改革。树立区块化、组团式开发建设理念,积极引入EOD、TOD等项目实施模式,开展ERITS试点,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协力做好专项债、政策性开放性基金、设备改造贷款等各项政策性资金争取。切实贯通宁波市重大项目“1244”统筹推进机制和大发体育重大项目“1335”统筹推进体系,强化“业务推进+综合协调”“双回路”闭合工作机制及三级协调推进机制。强化投资督导,条块结合分片分项目包干,每月结合亮晒简报发督查通报;强化考核亮晒,构建项目谋划上报、项目前期进展、项目建设和投资增速“项目投资全周期”大考晒体系;深入开展投资项目审批“清障提速”专项行动。强化赛马激励,对季度和年度综合考评优秀的单位和个人加大激励。
  (三)聚焦亮点打造促共富成色提升。总结做法,迭代升级系统架构,力求在共富先行中取得新突破。一是健全共富机制聚合力,聚焦重点改革领域,瞄准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找准谋实全年目标任务,迭代升级共同富裕系统架构,制订年度工作要点,确定指标目标。健全定期对账交流、案例评选推荐、综合评价亮晒等工作机制。二是深化帮扶协作提实效,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和山海协作“金名片”打造,深化布拖县依撒社区“一园三坊多中心”建设。扎实推进消薄、科创、产业三个飞地园建设,力争结出更多合作成果。三是聚焦标志打造出特色,持续深化党建引领片区组团发展共富省级试点,力争为省里提供更多普遍性经验。聚焦“小切口大牵引”,推动各地各部门积极回应社会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在缩小“三大差距”关键领域和全域乡村振兴、“一老一小”、扩中提低、新市民融入、社保精准扩面等领域打造一批典型,形成一批具有“共富味、未来味、慈溪味”和“创新性、普惠性、群众性”的标志性成果,力争一条以上市级共富风景线,选树一批镇村共富示范单元,评选一批宁波市级以上典型,力争入选一个省级试点。挖掘一批民间共富代言人,加大宣传报道,着力打造“在宁波,读懂共同富裕”县域示范品牌。
  (四)聚焦民生福祉促服务保障提升。一是促进公共服务均衡可及。积极对接宁波对余慈统筹和翠屏山中央公园等重大战略规划编制,力争更多更优的公共服务项目列入规划、落地慈溪。持续抓好公共服务领域巡视整改问题落实,抓实公共服务领域各项目投资建设,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二是抓好粮食安全和能源保障。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扎实推进“粮安工程”建设,不断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全面完成年度粮食收储任务。加强军民融合建设,提升建设实效和水平;持续抓好能源保供,落实上级节能目标任务,科学抓好迎峰用电,积极推进能源项目建设。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三是抓好物价监测和市场稳定。持续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强化价格监测、分析和预警,落实各项扶持纾困稳经济价格政策,推进重点领域价格调整。
  (五)聚焦变革重塑促发展活力提升。以开展“改革创新突破年”活动为抓手,力求在长三角一体化、数字化改革、营商环境提升、新型城镇化等五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力争长三角一体化取得新突破。围绕沪浙合作发展区建设、中心城区首位度提升、科技人才嫁接、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按照“市场+市长”融合机制,积极探索创新模式,深度推进与上海对接合作,着力打造“上海配套功能拓展区”和“非核心功能疏解承载地”。二是力争数字化改革取得突破。强化数字社会建设协同,优化数字社会慈溪门户建设,继续推进各特色应用的深化提升,做好典型应用上线运营,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公共服务”跑道业务,全面贯通浙里基本公共服务重大应用。推进发改大脑和经济运行监测“e本账”等建设。三是力争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新突破。统筹协调大发体育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信用信息在各政务领域的应用,推广个人信用“天一分”。积极对接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力争在先行先试上取得突破。深化清费减负降本和投资项目审批“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强法治建设,提升法治能力和规范化建设水平。四是力争双碳破题发力取得新突破。健全双碳工作推进机制,编制实施碳达峰三年行动方案,协同推动工业、能源、建筑、交通、居民生活、农业碳汇、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低碳转型。全力争创第三批省低碳试点县,着力打造具有慈溪特色的低碳转型路径。五是力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上取得新突破。制订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一城两镇”建设,积极对接新一轮强镇扩权。强化体制机制创新,高质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协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六)聚焦党建引领促工作效能提升。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于发展改革工作的全领域、全过程,深入推进“三拼三提升”,切实提升党建引领力。强化政治建设,围绕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深入开展“大学习、大宣讲、大调研、大服务、大争拼”行动;强化队伍建设,围绕团结奋进强攻坚为主线,深入开展全员“提能增效、争先创优”大比拼行动;强化组织建设,围绕支部建强为主攻,深入开展党建业务互融互促行动;强化作风建设,以“七张问题清单”为主抓,深入开展清廉机关建设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