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2330282668484527P/2024-00618

发布机构:

市新市民服务中心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其他

发布日期:

2024-01-19

成文日期:

2024-01-19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2023年新市民服务管理工作总结 及2024年工作思路

年初以来,市新市民服务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不断深化细化各项工作举措,努力提升新市民服务管理工作水平,为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提供有效助力。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推进新市民服务管理体制改革

服务管理好新市民这一庞大的人口群体,一直是市委市政府长期关注重视并不断探索的重大问题,我中心在市委主要领导要求下积极推进服务管理体制改革,以进一步提升大发体育关于新市民的服务管理水平。《慈溪市“三促并进”做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文被浙江省委办公厅录用,《慈溪三促并进探索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被宁波市委办录用,获宁波市委常委林坚批示。一是深入开展调研。从年初开始,围绕新市民服务管理工作中组织领导、部门职责、基层治理、和谐促进组织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大量的走访调研分析,并赴昆山、余杭等地考察学习,进行了针对性的剖析和研究,形成相关材料。二是形成制度文件。多次向市领导汇报相关工作,根据市领导在功能定位、领导责任、改革思路等方面的重要指示研究具体改革措施。对接市级相关部门,调整明确各自职责和阶段性任务清单,完成《关于进一步深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体制改革的通知》(慈平安〔2023〕3号)《关于开展全市新时代和谐促进会建设的通知》(慈平安〔2023〕4号)文件发布。三是组织召开全市新市民服务管理工作会议。会议全面总结回顾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研究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部署落实2023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要求各地各部门细化工作举措并抓好落实,切实提升全市新市民服务管理工作合力,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立足实际做好新市民量化积分工作

一是做好新市民量化积分申评工作。积极落实全市新市民量化积分申评工作,目前大发体育共有8.9万余新市民获得积分(含自动赋分),其中主动提交申请积分1.9万余人(列全宁波大市第一),市镇(街道)36个审核单位联合办理6.7万余待办件,准时办结率达99.99%。据省大数据中心最近一次数据统计,大发体育累计用户数(人)、累计访问量(次)、新增访问量(次)三项指标居全省第一,新增用户数、用户感知率、子应用上架数、积分应用上架数、子应用点击量均名列前茅。二是做好个性指标调整工作。组织召开各镇街道、市级有关部门和新市民骨干代表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结合工作实际,完成《慈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慈溪市新市民量化积分个性指标及赋分标准的通知》(慈政办发〔2023〕94号)文件的起草及相关汇报工作,文件发布后,第一时间组织全市量化积分工作业务培训、完成线上系统调整和宣传答疑工作。三是积极拓展积分应用领域。在原有积分入学、公租房补贴、新市民优惠贷款的基础上,新增体检休养、文艺演出、积分旅游、亲子活动等积分应用项目8项,惠及新市民1200余人。目前累计应用项目达11项,惠及1.7万余新市民,比去年同期增长量超10%,积分应用人数位列全宁波大市第一 。

(三)开展新时代和谐促进会建设工作

和谐促进会提升为“新时代和谐促进会”,焕发新活力、迎来新机遇,新时代和谐促进会成功入选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评选的全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带-改革先锋系列,《深化新时代和谐促进会建设打造“枫桥经验”样板》入选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大发体育新市民工作(新时代和谐促进会)为主要内容的《“流口”已过万重山:网络治理何以促现代化流动人口高质量发展——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获清华大学2023年中国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二等奖。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杨钱江参加浙江党建电视平台“回响——循迹溯源 学思想促践行”系列访谈节目第四期《让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一是延伸机构触角。构建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和促会服务管理体制,积极推动和促会向中大型企业延伸,进一步扩展和促会覆盖面。全市建成村级和谐促进会336个,设立企业分会20余个,会员人数6.6万人,其中新市民会员3.03万人。二是强化阵地建设。强化实体化和促会阵地建设,依托流动党员先锋驿站、新市民综合服务站,推动政府资源“下沉”,累计建设投用流动党员先锋驿站40家、新市民综合服务站61家,基本实现全市域覆盖,大发体育累计提供新市民服务4000余人次。三是融入社会治理。推动和促会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网格融合共建,全市现有新市民兼职网格员1014人、专职网格员28人。加强乡音调解团、乡音讲师团、新市民人才库“两团一库”建设,主动吸纳流动党员、在慈异地商会成员、新市民律师等优秀人才充实“乡音调解团”力量,现有持人民调解员证乡音调解员19人,大发体育成功调解各类涉新市民矛盾纠纷420余起。

(四)全力推进新市民素养提升工作

年初以来,全力争取入选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法治安全文明宣教培训工作试点单位,并以此为契机,启动新市民素养提升三年计划。截至2023年12月底,累计培训录入新市民86.52万人,共开班7494班次,共设置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宣教培训基地(体验中心、体验室)430个,其中市级2个,镇(街道)级52个,村(社区)级376个,培训人数和基地(体验中心、体验室)数,均位居宁波各区(县、市)首位,获得宁波流管办高度肯定。一是因地制宜制定方案。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就当前新市民分布、学习、职业等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对在线学习、开课流程、后台管理、基地申请等流程测试3轮以上,与宁波流管办对接调整完善功能20余次,小范围组织学习测试10余次,力求制定方案更有针对性。目前,《慈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慈溪市新市民素养提升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5)》的通知》(慈政办发〔2023〕89号)已正式发文。二是深化协作提高实效。一方面强化属地责任,对工作推进慢的镇街道采用“请上来、走下去”的形式进行督导交流9次;另一方面持续深化行业主管部门、属地、行业协会、企业等多方合力机制,召开业务培训会,点对点对接相关部门12个。三是建立健全高水平素养提升支撑。坚持“线下为主、线上为辅”原则,加快素养提升线下基地建设;依托新居民普法管理平台,登记录入相关教学情况,并做好参训学员的跟踪服务工作。四是精心组织师资培训。采用集中培训和集中上门培训两种方式,对全市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师资开展轮训,共办班20班次,培训师资2610人。

(五)关注热点需求做好宣传工作

一是做好“我在慈溪”微信公众号宣传维护工作。对公众号进行改版调整,全方位做好新市民相关政策、人物典型、找房租房、求职贷款等政策宣传和便民服务。目前,公众号累计关注人数111162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人数7133人,在慈溪市政务新媒体层面粉丝量居前。大发体育推送各类文稿142篇,其中人物专访原创文稿6篇。期间一篇题为《2023年慈溪市新市民随迁子女积分入学申评流程通知》点击量达到3.5万余。二是策划拍摄新市民宣传视频。策划拍摄新市民“心安处是吾乡”等系列宣传视频,题为《观察点日记|心安处是吾乡》在浙江电视台播出,新市民“基层人物|彭彤彤:幸福是走出来”宣传视频,在学习强国平台播出。三是多阵地做好新市民宣传。新浦流动党员、小候鸟活动、附海新乡贤、和促会工作等多篇文稿在宁波级、省级及央媒宣传报道;同时新开设视频号和抖音号,发布涉及新市民生产生活的相关视频,全方位做好宣传工作。

(六)加强关心关爱推动新市民加快融入

一是精心组织新市民联谊晚会。联合市文广旅体局、市农商行、在慈异地商会,在慈溪市大剧院举办了以“奋进新征程 一起向未来”为主题的首次新市民联谊晚会。现场共有优秀新市民代表、流动党员、和谐促进会骨干等共计1000余人观看,网上同步直播,观看达31万余人次。二是组织开展节日关爱活动。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春节期间组织“共同过大年”等活动,安排包饺子、送春联、猜灯谜等;在六一儿童节、中秋节等节日开展“畅游楝树下 快乐迎六一”、“迎中秋 爱相伴 共成长”等活动,丰富新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三是扎实做好关心关爱小候鸟工作。会同市关工委等单位,组织开设近200个小候鸟暑期假日学校。发动镇(街道)、村(社区)、企业等各方力量,通过LED屏播放、挂安全警示牌、发放告知书、挂横幅、实地巡逻等方式,精心构筑暑期“小候鸟”安全防护网。大发体育全市开展防溺水讲座近400场,培训达8千余人次。

二、2024年工作思路

明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一年,也是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的深化推进之年。我中心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发挥好综合协调的部门职能,积极引导和推动各地各部门贯彻上级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敢于作为、主动作为,扎扎实实推进新市民服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下步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深化新市民服务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一是抓好落实,根据《关于进一步深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体制改革的通知》(慈平安〔2023〕3号)文件要求,落实相关部门对主管领域新市民信息上报的督促。加大相关法规规章的宣传和执行力度,提高新市民和相关单位主动登记申报的责任意识,推动新市民信息登记由被动登记到主动申报转变,同时发挥各基层组织、用人单位、房屋中介、物业公司的主体作用,及时采集、输入新市民信息,确保信息准确、鲜活,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推行基层网格“一网通管”,按照实有人口管理的概念,将基层新市民服务管理工作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中,网格员可依托“宁波市基层智治系统”,开展各项精细化的服务管理工作。三是要形成整体合力。各市级相关部门要准确把握职责定位,主动抓好职责范围内的新市民服务管理工作,细化考评措施,把新市民服务管理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纳入对下属单位、行业和各镇(街道)的工作考核和评先评优工作中,切实形成条块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持续推进新时代和谐促进会建设

一是推进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新时代和谐促进会工作体制进一步理顺,推动镇(街道)和谐促进联合会相关职能和工作实质性向中心转移。二是进一步健全新时代和谐促进会组织网络,延伸和谐促进会至企业、商会、新市民集中居住点(新市民集聚区)等基层单元,落实新时代和谐促进会(分会)相关建设工作。结合换届和“一网通管”工作,积极推进驻会专职副会长、理事、联络员、和谐促进员等队伍建设。三是加强“两团一库”建设。精心物色新市民中的优秀人才和骨干人员,充实到“乡音调解团”“乡音讲师团”“新市民人才库”中来,充分调动他们投身第二故乡经济社会各项建设的热情,为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争当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引领的县市域实践排头兵发挥积极作用。

(三)常态高效开展新市民素养提升工作

根据《慈溪市新市民素养提升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5)》(慈政办发〔2023〕89号)要求,常态高效推进新市民素养提升工作。一方面抓好线上培训,及时更新慈溪个性化视频学习内容,新增教学资源视频不少于30个,督促做好新学员的录入工作,累计录入培训学员达90万以上,培训时长不低于6课时。另一方面更要落实好线下培训,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师资接受培训不低于80%,新增市级宣教培训基地不少于2个、镇(街道)宣教培训体验中心不少于17个;同时制作各级宣教培训基地打卡学习目录、线下学习操作指南视频等宣传指导内容,为新市民提供保姆式线下课程学习指导指南。

(四)推动公共服务制度更加健全

一是继续牵头新市民公共服务“市民化”进程。不断完善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梳理新市民持居住证可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并逐步拓展项目范围,提高服务标准。二是高质量完成量化积分申评工作。做好系统升级、个性化指标调整后做好相关工作人员培训指导和新市民答疑解惑工作;协调全市审核单位做好积分申评工作,及时协调提醒,避免发生因积分问题引发的信访及投诉事件;积极引导新市民申评积分,确保总量、比例均稳居宁波大市第一位置。三是进一步提高新市民量化积分含金量,积极拓展积分应用领域。既要在部门内部挖潜,加强与市级有关部门的紧密联系沟通,梳理各部门师资、场地、技术等资源特点,发现潜在合作点,创新合作模式。又可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寻找如行业协会等资源平台,发挥其在资源整合、服务提供等方面的优势,为新市民提供更多元化的应用项目。

(五)发挥新市民宣传工作积极作用

一是持续提升“我在慈溪”微信公众号粉丝数量及正面影响力,多渠道做好在新市民群体尤其是新来慈新市民中的推广工作,进一步发挥宣传典型、解读政策、了解慈溪、融入本地的有效作用,力争2024年度关注人数突破新高。二是做好“新市民之歌”的宣传推广,在歌曲风格、歌词内容等方面精心制作,既呈现新市民辛勤工作、积极奋斗的良好精神面貌,也体现大发体育对新市民关爱呵护、用心帮扶、促进融合的工作成效。三是注重在新市民中的人文关怀和宣传引导。注重对新市民的关爱和交流,将新市民文化建设纳入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新市民节日文化生活,促进新市民融入本地节日氛围;关注新市民留守儿童问题,加强对未成年新市民的关心关爱和心理健康服务;以流动党员先锋驿站、新市民综合服务站为依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老市民融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