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002977085K/2024-139038

发布机构:

宁波市生态环境局慈溪分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发布日期:

2024-02-05

成文日期:

2024-02-05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宁波市生态环境局慈溪分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

2023年以来,我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和慈溪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要求,围绕“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服务经济绿色发展”两大主题,塑造环保铁军、提升治理能力、严格执法监管、强化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大发体育获评2022年度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县(市、区)“大禹鼎铜鼎”和省级三星“无废城市”,我局获评全省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打击环境违法犯罪工作成绩突出集体,慈溪市环境保护监测站荣获全省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比武县级参赛团体一等奖。

一、主要环境指标

2023年,大发体育空气优良率为88.8%,同比上升5.5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优于年度改善目标4微克;臭氧平均浓度为1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9%,优于年度改善目标2微克。9个宁波市控以上考核断面水质功能区达标率和优良率首次达到双百,其中达标率连续3年保持100%,优良率同比上升11.1个百分点。9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其中II类水8个,III类水1个。

二、主要工作回顾

(一)全景式推进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提高党建品牌辨识度。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高质量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进一步完善“1+3+6”三维党建引领体系,打造机关党委“生态绿盾”党建品牌,并成功入选慈溪市级“新锐”机关党建品牌,建设完成浒山所、观海卫所党建活动室,同步成立群众事工作室,实现基层所党建活动室全覆盖。同时以党员积分2.0为抓手,制定轮训工作方案,开展全局性专题学习24次,每月按规定高质量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政治三力”。

二是增加干部风采曝光度。制定出台《“青苗成林”年轻干部培养提升计划(2023—2025年)》,组织开展“百舸争流 赛马亮绩”干部综合素养大提升工程,创新谋划“模拟听证会”、“矛盾化解演播厅”、“我在窗口的一天”等沉浸式特色活动。同时顺利承办宁波市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技能比武和2023年宁波市辐射事故应急演练,持续提升干部专业素质能力,实现业务比拼成绩突破。全年共举办培训活动8场次,覆盖党员干部400余人次,其中监测领域获得省级团体一等奖、省级荣誉4人次和市级荣誉5人次,执法领域获得省级成绩突出集体、省级荣誉2人次、市级集体一等奖和市级荣誉4人次。

三是拓宽廉洁文化覆盖面。强化清廉机关建设,创立“溪上青莲”清廉品牌,完成“溪上青莲”廉政文化墙和生态环保“铁军林”等廉政文化阵地建设,通过邀请党校老师授课、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教育基地等途径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召开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大会,逐级签署党风廉政责任状。组织开展新一轮廉政风险点排查,共排查出54个廉政风险点、制定落实80条预防措施。持续深化慈溪市委巡察“回头看”整改再巩固、再深化工作,回顾总结分析16个反馈问题整改情况。

(二)全方位推进美丽慈溪建设

一是塑造体制机制新优势。积极对接市委编办,加快推进环保委员会实体化运作,推动成立市生态文明促进中心,根据“三管三必须”原则,优化调整11个专业环保委员会工作职责,拟定《慈溪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议事规则(试行)》,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指挥、规划、考核、督办、协调等五大职能,制定会议、报告、督导检查、通报和督办约谈等五项工作基本制度。

二是实现国创攻坚新进展。制定出台《慈溪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修编)(2023-2030年)》,系统谋划30条任务措施和39项重点项目,全面梳理问题、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举措攻坚补短,宁波市控及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环境空气优良率和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等指标分别由2022年的88.9%、83.3%和84.07分提升至100%、88.8%和86.76分,均达到国创指标要求。

三是探索减污降碳新路径。以工业型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为切入口,探索打造1套创新模式、4大特色工程、多个重点项目的“1+4+N”减污降碳新路径。慈溪市和慈溪滨海经开区成功入选第四批省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名单,慈溪市现代农业生态园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项目、宁波洁碳环保有限公司年处理2万吨废活性炭再生项目等2个项目成功入选第三批省级减污降碳协同标杆项目名单。

(三)全维度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一是多线并进狠抓大气攻坚。充分发挥大气专班统筹协调作用,扎实推进《慈溪市环境空气质量提质突围行动实施方案》,建立进度月调度、月通报机制,全年编制14期工作简报,开展督查84次、走航监测23次、检查建设工地等涉气污染源465家次,共排查发现问题155个,下发提醒函、督办函21份,顺利完成省厅大气约谈问题整改销号工作。重点推进VOCs治理工作,全年完成重点行业VOCs源头替代35家、VOCs收集治理改造420家、活性炭吸附改造187家、高效设施提升34家。推进移动源污染防治,全年淘汰国II及以下柴油叉车1208台,淘汰国III及以下老旧柴油货车3385辆;加大机动车污染防治监管,全年开展联合执法22次,抽测机动车199辆,均为合格;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工作,累计抽查监测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情况475辆;开展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运行检查49家次。推进绩效评级工作,累计培训企业57家,35家B级企业和3家A级企业已提交申报资料,其中2家A级和4家B级企业已通过评级,18家B级企业已通过宁波审查上报省厅。做好面源管控工作,新增建设15套高空瞭望设施,通过高空瞭望系统发现并处理焚烧点1.4万余个。抓好治气项目建设,已投入2000余万元完成活性炭再生中心一期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同步搭建“活性炭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应用场景,已有350余家企业纳入平台管理;投资220万元完成治气联动一件事平台项目上线和试运行,导入企业原始底数19840家;构建“天地空一体”的智慧环境监测体系,投资507万元引进宁波县级城市首台大气颗粒物和臭氧监测激光雷达。

二是同向发力筑牢治水基础。守护饮用水源地生态安全,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础环境状况调查,修订印发新一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实施意见,开展2022年度饮用水源保护考核,发放生态补偿1300余万元,建成7个生态洗衣房。推进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提质扩面,10个工业园区已完成县级创建验收,滨海经济开发区已列入第二批浙江省星级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培育名单。强化海洋环境保护,落实湾(滩)长制工作,加强入海排污口巡查,全年巡护岸滩长度约42千米,清理海滩垃圾96吨,主要入海河流郑家浦总氮总磷均达到宁波市浓度控制目标。加密水质监测网络,持续推进“标准站为主、微型站为辅”的水质自动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已投入480余万元投用74个水质自动监测站。探索试点交接断面管理办法,出台《慈溪市试点开展流域上下游镇(街道)横向生态补偿的实施意见》,围绕省控浒山东断面、市控三塘江断面开展横向生态补偿试点,通过补偿机制压实属地责任,严格支流达标准入,《宁波慈溪市“三个一” 打造县域水生态环境系统治理新高地》入选省厅改革之声。

三是齐心协力创成“无废城市”。大发体育通过省级三星“无废城市”创建评估,《慈溪持续强化“无废城市”建设》信息在浙江信息中发表获省领导批示肯定。聚焦源头管控,大发体育新增申报“无废细胞”65个,五磊山风景区获评省2022年度百优无废细胞之“无废景区”。完善一般工业固废和危废收运体系,建成覆盖全市域的一般工业固废分拣中心4个,保障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搬迁新址后规范化运行,全年共收运一般工业固废3900吨、危废2500吨。推进固废重点监管企业视频监控联网和“浙固码”应用工作,全年完成30吨以上产危废单位智能AI视频安装72家,累计完成智能AI视频安装137家。推进固废危废处置基础设施建设,建成2万吨/年的二次铝灰利用处置项目和中科众茂炉飞灰资源化中试项目;建成投运东部固废资源化利用项目、垃圾焚烧炉排炉(三期)工程;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垃圾填埋场已完成治理目标并通过验收销号;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已完成土地平整,进入建设阶段。加快推进轴承行业危废减量化探索,技术路线已通过实验室验证。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推进10家土壤重点企业完成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严把土地流转关,完成88个地块土壤调查报告评审,并委托第三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质量控制。

四是严查严管推进噪声治理。借助全省深入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契机,加快编制完成声环境功能区划评估报告,对全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工作开展全面评估,指导专项治理工作。同时开展工业噪声专项治理行动3次,检查企业300余家次,立案查处4家,化解工业噪声类信访429件,解决重点噪声扰民问题40个。

(四)全链条服务经济稳进提质

一是协同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工作。按时按质完成排污权有偿使用工作,依据最新排污许可证、环评等相关资料,核定企业排污权指标数据,计算相应收费金额,完成系统内企业信息填报、变更、缴费推送等操作,全年征收企业涉及88家,有偿使用费征收金额达590.80万元。同时简化排污权交易手续办理流程,率先出台排污权交易环保服务操作办法,建立批前告知承诺、批后服务督促、验收许可把关和执法监管保障“四个闭环”管理机制,全年累计服务指导企业85个项目竞得所需指标,同比增长554%,合计保障排污权指标64.927吨/年,交易金额达138.6914万元。

二是扎实推进“三线一单”动态更新和环评审批工作。稳步推进《慈溪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动态更新,提前融合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和工业集聚区专项规划。在全面推行“中介代办”“一日办结”等服务举措的基础上,对上市拟上市企业、重大市政工程等重点项目,实行专人专项全流程跟踪,事前介入提供项目选址、区域工艺准入等方面的预判指导服务,事后提供排污许可证申请、项目验收等环节的温馨提醒服务,全年累计完成审批环评报告272件,完成“G228国道”、中横线快速路二期工程、“五洞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重点交通和电网工程的环评审批工作。

三是持续推进预防式执法监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加强正面清单企业培育,全面实施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大发体育新增宁波市正面清单企业100家,同时建立229家慈溪市正面清单企业培育库。擦亮企业服务品牌,全年完成绿色保险承保企业120家,举办生态环境议事厅10期,委托第三方机构提供环保管家服务3400余家次。保持执法力度和温度,组织开展绿剑、亮剑、春雷等系列专项行动24次,立案调查78家,作出行政处罚81件,罚款960余万元,其中严厉打击第三方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立案查处5家,1案例入选生态环境部第十二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自动监控领域);落实省市从轻减轻处罚清单,全年合计减免罚款约532万元。推进环境信访减量提效,全年受理环境信访1418件,同比下降10.2%,均得到及时、有效调处。护航亚运盛会,利用VOCs走航车开展4次大气走航巡察,向亚运护航系统平台上报问题2个;对139家政企协商企业累计开展11轮全覆盖检查,共出动检查人员4000余人次,发现问题24个,均落实闭环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