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734267548D/2024-139065

发布机构:

市经信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发布日期:

2024-02-06

成文日期:

2024-02-06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市经信局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以来,市经信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打好稳增扩投增效、平台产业提质、全域产业治理、数字经济发展、企业梯队培育等组合拳,坚定不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跃升,工业经济总体呈现 “曲折向好,缓慢复苏”的运行态势。2023年,市级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低于宁波市0.1个百分点,增幅居宁波市第5名。规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高于宁波平均0.3个百分点,增幅居宁波市第3位。制造业投资102.7亿元,同比增长2.9%,居宁波市第6位。

(一)助企育企强企,全力稳住基本盘。一是迭代升级助企服务。出台《慈溪市常态化开展“企业暖心、我们同行”专项助企三服务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服务工作机制、优化助企专员队伍。依托各类载体推送宣传各类涉企政策推送10万余次,开展线上线下政策“广泛+精准”宣讲活动近50场,累计出具政策诊断报告200余份。“助企精品课”共开展企业经营管理、市场开拓、质量管理、税务法律、安全生产等5大类、29场公益助企直播活动,累计观看16000余家次。全市领导干部走访服务企业11800余家次,办理解答企业诉求问题8400余个。持续推进企业减负降本清欠,开展全市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累计为企业减负降本超58亿元。依托市企业发展服务平台做好线上+线下“专员定期巡访服务机制”,以帮企大厅、电话巡访和实地走访等形式共收集办结企业困难诉求问题5600余件。新认定宁波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3家。二是强化运行监测水平。出台“三提”攻坚行动方案,通过税务比对、用电监测、复盘对账等多维动态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积极推进智慧电表建设,完成120家无独立电表企业的采集器安装,基本实现规上企业全覆盖。完成1382家10亩以上规下企业、2881个年用电60万度以上工业专变的排查。建立迎峰度夏(有序用电)企业白名单,优先保障重点企业正常用电。持续推进企业进规,筛选402家具有潜力、成长性的企业列入拟升规培育库,全年完成月度进规18家。三是大力培育优质企业。以宁波第一、全省第五的成绩获首届“浙江制造天工鼎”。召开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加快培育“大优强、绿新高”企业的政策意见》。新增8家、累计42家企业列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96家、累计202家企业列入宁波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数均列宁波第2位。持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举办企业战略管理、高效运营管理、精益(数字化)生产、营销管理等企业经营管理培训19期,累计培训超2000人次;完成633家规上企业管理创新评价,新增宁波市管理标杆3家、五星12家、四星73家、三星345家。四是稳步推进绿色制造。新增15家企业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三星级绿色工厂90家,累计创建星级绿色工厂201家,其中五星级绿色工厂16家、四星级绿色工厂61家、三星级绿色工厂124家,国家绿色产品设计示范企业2家、国家绿色设计产品16个。

(二)发展数字经济,创新提质赋新能。出台《慈溪市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行动方案》,按照1个目标、5大行动、5个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和5大数字经济重点平台的“1555”发展路径,全面构建数字经济创新体系。一是紧抓数字产业集群培育。推进慈溪未来产业园、滨海新材料产业园和小米生态链数字经济(慈溪)产业园三大数字园区建设。全年实现慈溪未来产业园一期开工建设并完成投资3.2亿元;滨海新材料产业园完成土地招拍挂169亩并完成备案工作;小米生态链数字经济(慈溪)产业园顺利开园,为大发体育营造创新创业生态,完善创新创业服务提供有力支撑。持续跟踪推进数字经济重大项目建设,市本级109个数字经济投资项目全年完成投资23亿元。二是加快打造应用场景体系。召开慈溪市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现场会和汽车零部件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云改造推进会,通过现场参观、企业交流、专家指导等方式,充分发挥标杆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带动家电、汽配行业中小企业“N+X”数字化改造。深入开展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大发体育入选浙江省第二批DCMM贯标省级试点区域,14家企业入选试点名单,列全省首位。瑞卡电器5G工厂入选2023年工信部5G工厂名录;祈禧智能等8家企业入选省第三批云上企业,数量居省各县市首位;德曼、禾隆入选2023年国家级新一代试点示范企业,华裕电器、高松电子入选省第九批大数据示范企业,公牛入选浙江省首批企业首席数据官试点企业。新增入选2023年省级、宁波市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6家、5家。三是推进高效安全的支撑体系。强化与三大运营商、铁塔公司的协同对接,深入开展新型基础设施强基攻坚行动,持续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全大市完成5G基站建设798个,城乡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达到100%。举办慈溪市网络安全培训大会,提升企业工控安全、网络安全意识,强化企业安全能力建设。加快工控安全贯标推进,目前,宁波公牛率先通过国家专家核验,成为宁波市内唯一获得工控贯标认证的工业企业。

(三)狠抓有效投资,挑担啃骨抓项目。一是促进存量项目投资放量。出台《慈溪市工业“标准地”建设项目改革提速行动工作方案》,120个投资强度较低的项目全年实现投资38.9亿元,投资强度达57.8%,较2022年底提升27.7个百分点,其中74个项目投资强度基本达标;15个供而未用的项目已有11个项目实现开工。二是加快增量项目落地建设。推进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全力保障新项目供地,建立项目跟踪推进督查机制,推动过会项目早摘地、早开工。全年过会53个项目,计划固定资产投资86.5亿元,拟供地面积2167亩;全年出让工业用地51宗,共1913亩,列宁波第三位。三是规范工业标准厂房建设。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标准厂房项目准入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进一步优化规划布局、规范和促进工业标准厂房建设、管理、使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更好承接产业转移和推动产业集聚。

(四)聚焦空间腾换,产业提质建集群。一是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出台亩均效益评价办法4.0版,率先将3亩以下规下纳入评价,评价企业(经营主体)13042家,亩均主要指标增长明显,全年市本级规上亩均税收30.1万元/亩,增长8.3%。落实“全方位”差别化政策,对D类企业执行征收差别化电价3162万元,累计征收6357万元,总额居宁波前列。正反“双向”统筹,加快低效企业整治提升,完成高耗低效企业整治提升305家,列宁波市首位。二是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出台《慈溪市“腾笼换鸟”空间腾换产业提质行动工作方案》,组织召开全市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现场会。工业产业地图服务平台2.0版上线运行,实现地企对应,为产业治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开展慈溪市工业集聚区规划编制,划定一级、二级工业控制线。全年累计整治提升“三类”企业2540家,完成低效工业用地提升3007亩。三是推进低效工业用地改造提升。出台《慈溪市低效工业用地整治提升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制定“退二优二”政策实施细则和“十化三场景”工业示范区建设指南,进一步推进空间腾换行动,提升存量工业用地产出效益。按照大镇200亩、小镇100亩的要求,启动以个连片、区域性工业地块整体改造项目,建立村镇工业集聚点改造项目库,目前已入库项目35个,其中已启动建设21个,前期谋划14个,完成拆除面积23万平方米,新建面积69万平方米,列入宁波存量用地空间腾换项目库132个,“慈溪市新浦镇探索老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新模式”列入2023年省委组织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典型案例。四是推进“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前三季度均获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四星评价,现代家具与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列入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出台《慈溪市建设全球智能家电创新中心行动方案(2023-2025)》,组织11家家电企业特色产品参展首届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峰会,慈溪市智能小家电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和宁波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慈溪市微小型轴承产业集群入选宁波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环杭州湾(慈星)智能产业园入选首批浙江省专精特新产业园(创建)名单。谋划起草慈溪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打造“241”千百亿级产业集群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