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7421869759/2024-139942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发布日期:

2024-03-13

成文日期:

2024-03-13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慈溪市农业农村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4-03-13 09:09 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大发体育以来,市农业农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中央、省委、宁波市委、慈溪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先行,奋力为大发体育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县市域实践排头兵提供坚实的“三农”支撑。大发体育入选全国首批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效果突出县,连续七年获评省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优胜县、连续五年获评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单位;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工作通过中央网信办终期评估;入选国家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创建名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2.48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宁波大市第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180元,同比增长6.4%,增速位列宁波大市第5;城乡居民收入比1.53:1,保持宁波大市最优。

一、2023年工作情况

(一)聚焦粮食安全“底盘稳”,增产保供扎实有力。

1.粮食生产稳中有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优化政策激励,挖掘种植空间,不断提高粮食自给保供能力。全市实现粮食种植面积27.92万亩,总产量9.87万吨(1.97亿斤):其中小麦种植面积7.87万亩,产量2.38万吨;早稻种植面积2.52万亩,产量0.93万吨;晚稻种植面积9.09万亩,产量4.69万吨。

2.农田设施持续提升。加快高标准农田提升建设,全年新立项实施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项目8个,面积共计2.92万亩;全年完成高标农建设1.27万亩,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的127%。全面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大发体育共675个样点,已完成全部38个剖面样和411个表层样,目前已组织10支采样队伍同时采样,确保到年底完成年度样点采样和检测任务。根据省、宁波市文件安排,顺利完成粮功区储备区划定任务1.75万亩。

3.重要农产品供给有序。全面优化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生产布局,丰富农产品供给类型,全年实现蔬菜产量117.3万吨。加快新建养殖场投产达产和传统猪场升级改造,稳步提升生猪供给能力,全市生猪出栏30.3万头;总存栏11.51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55万头。加快养殖场无疫小区建设,宁波慈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及宁波市牛奶集团有限公司第十八牧场创建布病无疫小区建设,已通过省级验收。持续推进渔业绿色健康发展,迭代优化养殖技术模式,提升养殖亩产效益,大发体育水产品总产量4.85万吨,同比增长5.7%。

(二)聚焦产业发展“融合深”,强链增效提档加速。

1.全方位提升产业发展平台。持续开展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推动产业向园区化、融合化、设施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周巷镇农产品加工基地创成首批省级农产品加工基地(园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项目建设,累计实施农业经营主体技改项目16个,目前均已建设完成,累计完成投资超6000万元,新立项农业产业项目(共富项目)7个,批复投资2600万元,目前整体进度超60%。持续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建设,组织实施慈溪蜜梨、慈溪杨梅等2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正大蛋业列入首批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名单。巩固提升数字乡村建设成效,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工作通过终期评估,建设水平位列全国第11位;省级数字乡村试点通过终期评估获评优秀;“共享冰爽爽”应用入选省级七张问题清单典型案例。海通时代农业被评为省级数字农业工厂,正大蛋业被评为宁波十佳数字农业工厂。

2.全链条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全力推进“科技强农”,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引试推广,发布2023年主推技术48个、主导品种108个。加快推进农业科技项目实施,组织完成市本级年度农业科技项目申报,共立项10个;完成历年项目验收9个,《设施葡萄三膜覆盖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等2个项目获省农业丰收三等奖,《早春鲜食花生新品种引进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等5个项目获评宁波实用计划推广奖。加快产业团队建设和高层次人才项目推进,组建粮油、蔬菜、水果、畜禽、水产等产业团队5个产品组12个,落实宁波市级产业团队项目2个。大力推进“机械强农”,巩固提升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创建成果,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装备结构,全年新增农业机械664台(套),补贴各级资金952.2万元,受益农户340户;力争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7%以上,其中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4%以上。

3.全领域实行绿色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全市兽用抗菌药减量化和饲料环保化工作,分层次、梯度式推进规模养殖场“两化”技术应用全覆盖,获评全国首批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效果突出县。全面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累计投入各级补助资金1200余万元,实施水产养殖尾水治理面积11592亩,基本实现规模以上水产养殖尾水零直排和处理后排放。持续深化“清洁田园”专项行动,建立农田垃圾回收处置体系,共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52.36吨,处置46.36吨;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93万亩次,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已推广配方肥11890吨,其中补贴配方肥7609吨,圆满完成宁波下达推广任务;建设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1条。强化“三品一标”认证与监管,年度新增绿色食品7个,全市现有“三品一标”面积39.99万亩,种植业绿色优质农产品比率达64.9%。

4.全维度培育产业融合业态。巩固提升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成果,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年度新申报省级家庭农场9家、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宁波市级龙头企业3家。积极培育新型业态,推动种养加、产供销、农文旅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多彩田园和四季鲜果特色农业旅游线建设。持续培育美丽乡村经济,振兴“鸣鹤年糕”“宋家漕香干”等本土乡愁产业,慈溪杨梅、慈溪葡萄、慈溪泥螺入选浙江省名优“土特产”百品榜。

(三)聚焦千万工程“全域美”,和美乡村迭代升级。

1.和美乡村建设全域深化。大力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12113”工程,2023年度新培育20个慈溪市级宜居村、5个特色村项目,项目工程直接投入概算合计6058万元,目前已基本完成项目招投标,陆续开工建设。有序推进梳理式改造村项目,目前8个梳理式改造村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资金预拨。加快推进第二批12个乡村振兴典范村项目建设,目前9个村已完成项目计划批复,其中8个村已开工建设,1个村招投标中,项目工程直接投入概算1.2亿元。有序推进省市新时代美丽乡村分类创建,创成省级示范乡镇1个、特色精品村6个、达标村53个、宁波市艺术赋能村6个、具有地域辨识度的和美乡村12个。

2.未来乡村试点创新融合。围绕未来乡村“一统三化九场景”基本架构,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典范村建设和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指导做好“浙里未来乡村”驾驶舱和移动端上线、项目调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和特色场景落地。目前大发体育已有4个村创成省未来乡村,龙山镇山下村、观海卫镇双湖村、宗汉街道庙山村、长河镇垫桥村等4个村创成省第三批未来乡村;桥头镇五姓村“群治分”应用入选2023年度全省未来乡村数字化应用数据对接试点名单。

3.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积极开展迎亚运“两路两侧”整治提升行动,联合市爱卫办、市住建局、市三改一拆办成立农业农村环境专项整治专班,制定印发《慈溪市迎亚运农业农村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各部门根据自身职责,制定排查整改工作方案和排查计划,全面开展排查整治,确保亚运期间农业农村环境洁化、美化、序化。积极开展农村公厕评估创建,争创省级农村星级公厕创建任务40个(其中示范性农村公厕4个),创建宁波市规范化运维公厕139座。协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会同市爱卫办定期开展城乡环境“清爽行动”联合督察,配合妇联做好美丽庭院精品区块和特色带验收工作,推动村庄环境由干净整洁向幸福宜居转变。

(四)聚焦扩中提低“农民富”,强村富民持续壮大。

1.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落实飞地抱团、强村公司、结对帮扶、资源盘活等举措,持续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大发体育共计批复农村综合改革项目59个,其中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50个,美丽乡村项目9个,计划建安投资11946.27万元。牵头抓好市级留用地指标兑现,已下达村发展留用地指标费(即征即留部分)1999.53万元,剩余2308.13万元根据预算调整情况视情拨付。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实现全覆盖。

2.精准帮扶低收入农户。优化完善低收入农户产业精准扶持增收细则,积极开展产业帮扶项目排摸申报,确定项目2个(浒山街道鸣山股份经济合作社光伏发电项目和逍林镇福合院股份经济合作社光伏发电及未来乡村智慧停车项目),涉及金额476万元。持续开展低收入农户综合性保险工作,依托省低收入农户帮促数字化系统按月更新投保名单,实现保险全覆盖,共计参保12115人,保费合计460.37万元。全面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精准帮扶政策,落实帮扶干部3036名,结对覆盖率100%,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帮扶83467次。全面应用“浙农帮扶”系统,每月数据录入率100%,累计处理风险预警126次,解决农户需求13次。开展低收入农户住房微改造行动,有效改善农户居住环境,提升生活质量,目前共完成179户。联合中国电信慈溪支公司开展“志智双扶 筑梦共富”低收入农户就业帮扶活动,排摸有就业意向低收入农户34人次。年度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6714元,同比增长11.0%。

3.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以“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为一体的“四治融合”建设为核心,将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与清廉建设相结合,创建宁波市级善治(示范)村57个、清廉村居50个。深入推进小微权力建设,开展小微权力清单流程图动态调整工作,推动村级小微权力清单迭代升级,特别是针对工程招标、项目建设、集体采购、资金使用等关键领域,及时打好补丁,实现优化升级,目前已完成小微权力清单2023版两次部门意见征求。积极申报浙江省十大清廉单元创新经验推荐,坎墩街道直塘村《慈溪市直塘村以“云上清廉榜”晒出数字助廉新气象》作为宁波市清廉村居单元参加省十大清廉单元创新经验评选。深入实施农指员制度,组织开展2023年农指员驻村调研工作,目前市镇两级农指员共计撰写调研文章67篇。

(五)聚焦改革创新“优势显”,乡村活力持续激发

1.牵头实施城乡提升工程。组织抓好慈溪市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专班工作,多次召开专班工作会议持续推动省下达指标任务落地落实。专班工作二季度获评五星、三季度获评四星;挖掘报送《慈溪“千万工程”内外兼修绘就“三美”乡村新图景》等典型案例7个、《慈溪正大现代农业和正大蛋业入选全国第一批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化示范项目(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等工作信息7篇,申报试点项目3个(已通过1个),其中典型案例《慈溪“数智引领”拥抱数字乡村新蓝海》被省厅专题刊发。

2.持续深化“两进两回”示范。大力开展“两进两回”行动,扎实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和大学生农创客队伍壮大,累计认定农创客300人,完成部级高素质农民、农村实用人才、普及性培训等1984人次;选送推荐23人参与宁波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培育工程,22人申报部级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培养工程和省农艺师学院“在职研修生”培训。胡晶金、范秋波等5人荣获省级“乡村工匠”荣誉,孙威获省“乡村工匠”工作室荣誉。组织开展第三届慈溪市级乡土专家遴选,共遴选市级乡土专家20人,市级乡土专家累计达到50人。

3.全面推进乡村集成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加大对土地流转的政策支持力度,对2018年以前将土地委托流转至二轮期末的承包户市财政给予每年每亩150元的补助,大发体育共计下达土地流转补助资金842.25万元,全市土地规模经营率保持在71%以上。大力开展闲置农房激活利用,累计已盘活闲置农房610宗317.79亩。深化农村金融创新,加大与涉农金融单位的深度合作,全市累计完成农户小额普惠贷款授信20.87万户,授信总额189.07亿元,用信3.31万户,发放贷款96.24亿元,农户授信服务覆盖率100%。继续开展以土地流转经营权为主的“三权”抵押贷款,累计发放抵押贷款超10亿元。深化政策性农业保险改革创新,强化“抗风险、强保障、促创业”导向,创新推出慈溪本级地方特色新险种“共享冰爽爽”农村田头冷库保险,截至11月8日,全市投保险种43种,保额12.82亿元,保费8700万元,较上年增长7.8%。其中慈溪本级补贴2005万元(含现代园区自行承担部分182万元),理赔7831万元,简单赔付率90%。

(六)聚焦乡村振兴“成色足”,氛围营造更具成效

1.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加强乡村振兴统筹协调,健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大力宣传中央农村工作条例、省委农村工作实施办法及中央一号文件,牵头起草大发体育连续出台的第36个以农业农村为主题的市委一号文件——《关于高质量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慈党〔2023〕1号),将2023年农业农村重点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地各有关部门,以清单化、项目化的形式全力推进“三农”各项工作;大发体育连续五年获评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单位。

2.切实加强调研参谋。积极发挥市农研中心决策咨询作用,邀请市农研中心部分理事参加市委一号文件意见征求座谈会。协助省委农办就乡村“片区组团”发展开展专题研究,提供调研报告。完成省、宁波关于开展基层村干部辞职和村级组织负担过重等问题的调研。积极报送调研文章参与省、宁波市农业农村系统优秀调研报告评选,其中2篇分别获全省农业农村系统优秀调研报告三等奖和优秀奖。《慈溪市“五链同构”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上报全国农村改革典型案例推荐;《慈溪市“共享冰爽爽”打造云端冷库促共富》参与省乡村振兴最佳创新实践案例申报评选;《以党建引领乡村片区组团发展模式 构建县域共富共美先行样板》参与省厅关于乡村振兴模式机制的遴选征集。

3.强化督查考核宣传。牵头做好中央农办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调研组来慈调研和省委农办对大发体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评估组织工作;会同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联合市级有关部门,分组到各镇(街道)开展2023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专项督查,实地查看1-2个乡村振兴工作亮点,召开乡村振兴座谈会听取镇(街道)工作汇报和意见建议。制定《关于印发2023年宁波市对大发体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任务的通知》,将各项考核任务分解落实到市级相关部门。组织召开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市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扩大)会议,部署推进乡村振兴考核工作。实施月报制,及时汇总部门考核指标完成进度。加强乡村振兴宣传,继续与市融媒体中心合作,在慈溪日报等媒体上刊登乡村振兴稿件,持续播出“三农”新风。

(七)聚焦党建统领“队伍强”,“三农”本色锤炼担当。

1.高站位强化思想政治学习。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制定出台相关工作方案,完成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31次,主题教育期间专项学习5次,切实抓好问题清单收集。研究出台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工作要点,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周二夜学”“政治生日”,开展内部支部工作督查检查,组织微型党课比赛,选送优质党课、党建论文参与市级比赛。

2.高要求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按照“四责协同”机制和清廉机关建设要求,研究出台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签订责任状,分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一年两次的廉政谈话制度,开展青年干部集体廉政教育3次,集体廉政谈话1次,集中党风法纪廉政教育3次,支部党风廉政教育、保密教育100余次;开展内部审计、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专项整治活动,局内部巡查15次。健全完善保密工作管理制度和保密工作责任制,加强涉密文件管理,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全面提高保密工作法制化和规划化水平。

3.高标准担起安全发展责任。强力推进涉海涉渔、农机等农业农村全领域安全生产,大发体育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967人次,检查主体646家次,抽检样品208批次,受理举报354起,立案查处68起,结案68起,共处罚没金27.45万元。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赋能,全方位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共有1294个农业主体信息入库,基本实现规模主题信息入库率100%,开具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达标合格证20万余张。全年开展主要农产品定量检测(含上级抽检)2100余批次,抽检合格率为99.1%。紧扣“三服务”,进一步打响“慈农惠”党建品牌、“慈农智服”服务品牌和“三农”志愿品牌,深化“五联五送”活动,围绕春备耕、夏播夏收等工作,组织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指导,发动各类人员800余人次,解决解答各类问题200余个。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深化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攻坚之年,大发体育“三农”工作将牢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紧扣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先行两大主线,按照“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要求,大力实施实施粮食提能、产业提档、乡村提靓、共富提速、改革提能“五提”行动,全面提升城乡融合发展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为大发体育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贡献“三农”力量。全年力争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保持在1.58以内;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同比增长5%。

(一)大力实施供给提能行动,稳固农业生产基本盘。着力提升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水平,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供能力,不断提升战略压舱石的稳定性。

1.坚守粮食安全底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抓实粮食安全全领域、全过程、全环节。一要稳面积提单产,确保粮食生产稳住面积并争取年年有扩展、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大力开展冬闲地和抛荒地整治,引导村集体对抛荒地统一收回、统一复耕、统一流转,大力扩种水稻、小麦、油菜、特色旱粮等作物,推广双季稻和稻麦轮作模式,稳步提高粮食自给率,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8万亩以上。二要强基础建良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年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2万亩(含前湾0.3万亩),完成24年度粮功区储备区建设任务1.75万亩。三要强政策优服务,根据省里统一要求优化调整粮食相关补贴政策,建强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形成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农业“双强”+数字化+四换三名+三位一体的农业全链条服务体系。

2.增强重要农产品保供。保障蔬菜有效供给,推进保障型、短缺型蔬菜基地建设,加强本地蔬菜产销对接,确保蔬菜种植面积52万亩次以上。积极培育精品果业,推广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和适应机械化操作的新模式,提升杨梅、葡萄等区域优势水果产业发展水平。持续加强生猪生产动态监测预警,大力开展节本增效实用技术培训和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常态化防控,稳步恢复全市生猪存栏出栏能力,能繁母猪存栏保持1.55万头。大力推进渔业养殖转型升级,积极推广工厂化养殖、稻鱼共生、大棚养殖等新模式,确保全年水产品产量5万吨以上。

3.防范安全风险隐患。聚焦涉海涉渔、农机、消防安全等农业生产重点领域,全领域全行业持续推进全领域安全生产系统治理,全面提升农业本质安全水平。高标准抓好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和涉农生态环保问题“回头看”行动,强化动态巡查,加大整治力度。强化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完善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监测体系与应急预案,有效防范应对农业重大灾害。强化全过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主要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聚焦信访安全,落实信访积案化解,稳定信访态势。

(二)大力实施产业提档行动,提升乡村产业竞争力。深入推进农业规模化、精品化、园区化、数字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打造高质、高效、高值乡村产业。

1.迭代提升平台能级。加快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巩固提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能级,迭代升级精品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农牧装备制造、社会化服务等产业优势,加快正大微波食品工厂化生产项目、精品设施农业项目等大项目招引落地。推进镇级园区扩面提质,实施镇级农业产业平台项目,形成周巷未来农业公园、附海“溪上稻乡”高效粮食生产基地等一镇一品、一村一业的产业格局。鼓励各类产业园结合产业布局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引培强一批优势主体,落地实施一批优质项目,打造多功能、多业态、多元化的主体精品园区。

2.全面拓展乡村产业。围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持续做大做强“土特产”乡村产业,发展“地瓜经济”,做长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综合能力,提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能级,实现亿元以上产业集群提档升级。完善以农贸城为龙头,东中西部区域性农产品产地交易市场为骨干,田头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体系,深化拓展“共享冰爽爽”特色应用。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做强做优农业品牌,建立完善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新三品”体系。鼓励发展农村电商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3.大力实施农业“双强”。加强现代农业科技重大项目攻关,建立健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的农业重大技术示范推广体系,持续推进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主推技术到位率保持在95%以上。巩固提升综合性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创建成果,以机器换人、设施换地、数字赋能为导向,大力推进连栋温室种植、集约化设施畜牧养殖、工厂化循环水渔业等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不断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持续培育高端化、绿色化、规模化的农牧机械产业集群。优化水稻、畜牧、毛豆等特色产业装备结构,加强农艺农机融合示范基地建设,优化农机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推动省级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创建。

4.全域发展绿色生态。加强绿色生态技术推广应用,结合粮功区储备区划定工作合理调整产业发展方式,大力推广农牧结合、稻菜轮作等生态高效模式。深化“肥药两制”改革,实施定额施治源头减量工程,全面推广配方肥替代平衡肥,加大植保无人机、新能源农机的装备以及新型绿色防控技术和统防统治推广力度。推行低碳生态农场建设,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化利用水平,健全“割、收、运、储、用、管”全链条管控机制,力争创成国家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严格落实田间地头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置机制,畜禽粪污资源利用率达98%以上,全域实现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健全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管理。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完成慈溪市675个样点的外业调查采样和内业化验检测,有序开展普查成果编制。

5.持续提升人才优势。巩固提升省乡村人才振兴先行县试点成效,加强同组织、宣传、人社等部门联动,加快制定现代“新农人”培育实施方案,合力共推乡村人才振兴。分层分类持续推进乡村人才培育和评优推优工作,大力培育省市级以上农业经营主体,持续构建“头雁—农创客—新农人”产业团队结构。结合坎墩都市农业生态园建设,通过孵化基地、科创基地、研学基地等建设,提升新农人孵化、培育、输出一体化功能,打造慈溪农创客小镇和大学生未来农业创业园。

(三)大力实施乡村提靓行动,打造农村建设新标杆。全域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探索建立乡村振兴发展指数(村庄建设指数)机制,打造具有慈溪发展特色的新时代和美乡村建设标杆样板。

1.统筹推进城乡提升工程。以城乡一体化为主线,统筹推进县域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万工程”,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会同相关部门、各镇(街道)科学布局乡村空间、全域提升人居环境、全速推进重大项目,构建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推进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力争率先构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慈溪样板。

2.全力打造和美乡村样板。集中力量开展具有慈溪辨识度的和美乡村重点培育村打造,通过自主申报、路演比选等竞争方式,择优确定第一批重点培育建设名单(5-10个村),全面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国资平台、社会资本等,设立专项扶持资金优先扶持培育建设村;同时将全市域和美乡村建设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督查考核体系,分解落实工作任务清单、时间节点清单、责任落实清单等,定期进行进度晾晒,确保项目培育取得显著成效。持续推进第二批12个乡村振兴典范村培育和省级未来乡村创建,力争全年新创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未来乡村)3个。联动相关部门深入实施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三大行动”,实现村庄风貌整体提升。

3.持续深化善治乡村建设。持续完善“四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清廉村居、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总结推广“众家治村”“三老一贤”等慈溪特色基层治理创新做法,持续迭代升级“慈溪群治分”应用,不断拓宽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和内生动力,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方式,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深化村级重大事项决策“五议两公开”、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等制度,丰富深化“村民说事”形式内涵,发挥新乡贤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四)大力实施共富提速行动,打好“扩中”“提低”组合拳。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农民增富、低收入农户增收等重点,开展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努力提高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高水平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全覆盖成果,贯彻落实新一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扶持政策,以强村公司为重点,推广飞地置业、抱团置业、精准扶助、投资入股、闲置盘活等发展模式,因村制宜发展集体产业项目,拓展增收渠道。稳步兑现村发展留用地政策,保障落实村级组织四项经费。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完善落实村级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村级债务监控、防控机制,全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同比增长5%。

2.高质量推动农民“扩中”增收。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做强农业经营主体,多渠道、多元化、多增值空间促进农民增收。努力推动农村居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及转移支付收入协同增长,形成共同富裕新机制。深化赋权活权改革,健全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农民创业要素供给和政策扶持,创新健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联结融合机制,确保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与GDP增长。

3.高标准帮促低收入农户“提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守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确保低收入农户稳定增收。对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等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低收入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健全动态监测机制,关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特殊群体,完善开发式和保障性帮扶体系,深化“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制度,强化产业帮扶项目,精准落实就业创业扶持、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等帮扶举措,确保全年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

(五)大力实施改革提能行动,激发“三农”发展新活力。全方位推进农村集成改革,抓试点、强统筹,以改革释放“三农”发展活力。

1.深化数字乡村建设成果。完善“数字+设施+机械”智慧农业集约发展体系,健全“农业产业大脑+未来农场”模式,大力培育未来农场、数字农业工厂、数字化基地,打造万亩无人智慧农场典型,塑造慈溪数字农业新优势。持续探索数字应用乡村治理模式,完善“线上线下实时联动、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数字化治理机制,全面提升乡村“智治”水平。

2.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探索全程托管、村集体(农户)协同入股等流转新机制,保持流转率73%以上。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地”改革,形成“政府主导+标准统一+要素保障”的“标准地”模式,营造更优营农环境,吸引更多国有企业、优质龙头企业、高层次农业人才参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质性突破设施农用地保障难题。推动宅基地激活利用示范,理顺宅基地管理职能,健全宅基地监管机制。

3.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经营风险防控机制,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数字化平台,深化多权抵(质)押贷款。大力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数字管理系统数据收集、统计分析、动态查询和预警监督等各项功能的推广应用,实现“三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阳光化、数字化、集成化。

4.深化农村金融和投入保护机制改革。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领域信贷投入,创新惠农信贷产品,切实降低“三农”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健全农村信用体系,深化拓展农户小额普惠贷款授信成果应用,持续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扩面、提标、增品。推动土地出让金收入优先支持乡村振兴政策落地,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三农”政策精准度和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