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00297698XR/2024-149063
市审计局
主动公开
计划总结
财政、金融、审计/审计
2024-04-11
2024-04-11
面向社会
2023年,市委审计办、市审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市委审计委员会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守规矩、敢担当、要积极、抓具体”的工作要求,紧扣三个“一号工程”实施、重大政策落实、财政资金绩效、重大民生项目以及权力规范运行、风险防范等方面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全年共实施审计项目29个,共查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金额7.73亿元,发现非金额计量问题307个,处理金额5.99亿元,移送处理事项34件,其中5人受通报批评、书面诫勉等处理,促进整改落实问题资金3.85亿元,提出的审计建议被采纳93条,促进出台制度22项,审计报告、专报等获市委市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36篇次,为慈溪奋力争当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引领的县市域实践排头兵贡献审计智慧与力量。
一、始终以政治建设铸魂,在加强党对审计工作领导上谋实招
提高站位把方向。牢固树立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意识,将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按规定提请市委审计委员会审议审计工作重大事项。结合主题教育,利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专题宣讲会、“周二夜学”等平台,通过带头学、集中学、结合学等形式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更高政治站位和更宽审计视野服务保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
畅通机制强保障。健全完善党领导审计工作的制度机制,建立传达学习、贯彻落实、督察督办、报告反馈等“一揽子”机制,修订出台工作细则和会议制度,保障党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有序运转。建立健全委员会会议议定事项闭环落实机制,研究并试点推进镇级审计议事协调机制,进一步强化村级小微权力监管,探索党委领导审计“最后一公里”实践路径,积极推动镇(街道)成立党(工)委审计委员会,健全村级审计领导体制。推动完善审计整改和内审工作纳入全市考核体系,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切实提升审计整改和内审工作成效。
请示报告严规矩。坚持把审计领域重大事项请示报告作为重要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向市委审计委员会和宁波市委审计委员会(审计办)请示报告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梳理细化重大审计事项请示报告范围、程序、形式和要求等,实行“清单化”管理,做到及时准确、应报尽报。全年报送事项的数量和质量均显著提升,审计监督的整体性、全局性和宏观性有效增强。
二、始终以履职尽责为要,在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上走在前
聚焦发展大局,服务保障重大改革。围绕十五届市委审计委员会工作要求,自觉把审计工作放在全市发展大局中来思考,做到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2023年度“挑担啃骨抓落实”专项行动部署,实施工业标准地政策落实情况专项调查,相关成果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促进配套制度健全,推动工业标准地提质增效,服务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财政资金,着力提升使用绩效。紧紧围绕财政预算管理、非税收入管理、资产资金管理、镇级决算管理主线,揭示财政资金保值增值不到位、部分单位预算编制不准确、资金使用率偏低等问题,促推规范落实财政资金绩效评价长效机制,增强财政运行质量,推动预算绩效管理走深走实。同时按照“三年全覆盖”要求,通过财政审计结合专项审计调查的方式,关注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等群众关心的大事。向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2022年度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草案审计及其他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情况,其中资金存放管理与保值增值、工业标准地改革提升等重点内容被列入市人大常委会议案重点办理,促进形成《关于加强建设用地开竣工管理的实施办法》等制度。
聚焦国有资产,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实施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发现土地未纳入资产管理等涉及资金管理、资产管理、资产闲置、出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在国企审计中,关注重大资产经营、重大资产投资、重大招商引资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重点内容,提炼审计专报,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促进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聚焦经济责任,促进规范权力运行。紧盯“关键少数”,实施涉及12位领导干部的9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以及1个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项目,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和规范权力运行,发挥审计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作用。推动“预警关口”前移,创新编发土地租赁、食堂内控等审计预警信息,强化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事前预防运用,促进领导干部及时查漏补缺,防微杜渐,发挥审计“防未病”作用。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出台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会商研判操作办法;强化经济责任监督日常管理,参与年度全市镇党委书记、镇长离任集中交接会,作为监交单位配合市委组织部完成相关镇党委书记(镇长)离任经济事项交接;优化经责定责体系和定责标准,探索经济责任审计定责实务操作办法,进一步明确定责范围及类型,按照“五审五评”的五个维度,分领域归纳总结应纳入定责的主要问题情形;严格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出台审计容错纠错实施办法,充分发挥审计深化改革的“催化剂”作用。
聚焦重大项目,保障投资提速增效。规范高效做好市政府投资项目审价审核监督工作,全年审核完成重大政府投资建设项目93项,全力服务保障重点项目如期招标,促进大发体育重点投资项目提速、重大投资资金提效。紧盯重要民生工程,实施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与运维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助力保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开展市政府小额投资项目建设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在决策合法合规、风险防范底线、资金资产绩效等方面为市政府决策做好参谋服务。
聚焦问题整改,严格落实闭环管控。切实抓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推动深化市政府领导领办机制,压实被审计单位的整改主体责任、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问题整改完成率创新高;连续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和审计整改现场督查,逐项逐条推动整改落实到位。持续强化“七张问题清单”工作,连续两年入选省级分清单和宁波市级典型案例,第四季度重大审计问题清单指数位列全省和宁波市前列。
聚焦内审发展,促进内审作用发挥。推动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意见》,为大发体育内部审计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中为国有企业总审计师制度建言献策,并在全省国有企业总审计师工作现场会上交流大发体育国有企业总审计师制度实践经验。推动多家单位增挂审计科牌子,组织内部审计人员跟班参加国家审计项目,巩固备案制、组织实施镇街道同步实施资产管理情况专项审计,指导内审项目在全省优秀内部审计项目评选中获表彰、内审论文案例在省内审协会获奖,切实增强审计监督整体效能。
三、始终以变革重塑提效,在提升审计权威性震慑力上求突破
强化质量管控。守牢审计质量“生命线”,出台审计项目后评估工作的实施办法等多项审计业务管理制度,提高审计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出台全员全流程审计业务质量控制操作制度,全过程落实责任链条,构建职责明确、环环相扣的质量控制体系。深入推进研究型审计理念,注重审计项目的准备、实施、整改等关键阶段和节点,落实审前研判会、审中会商会、审后审议会“三会”制度,2个项目获宁波市优秀审计项目三等奖。
深化数字赋能。积极促进信息化技术与审计业务深度融合,深化数字化审计成果运用,利用数据比对,追踪延伸财政资金流向,实现对资金使用绩效、使用成果的广角监督,2篇大数据案例获宁波2023年度优秀大数据审计案例优秀等次,其中1个案例获省厅2023年度优秀大数据审计案例二等奖。联合市检察院出台《关于建立数字公益诉讼检察与大数据审计监督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的意见》,检审联动创新打造法治监督基层样板。
优化协作联动。充分依托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市经责联席会议等机构作用,联合出台贯通协同工作机制制度,持续深化与纪检监察、巡察、组织等部门的联动监督。探索镇街道巡审联动新模式,推动巡察监督权威性和审计监督专业性的优势互补,实现“1+1>2”的叠加效应,积极主动向纪委等部门移送问题线索,确保审计成果形成常态化、实质性震慑,维护审计权威性。
四、始终以从严从实强基,在打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上有新貌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始终把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摆在首位,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确保“一岗双责”真正落到实处,全年开展廉政谈话等常态化廉政建设工作。严格落实审计“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加强对审计现场执行审计纪律情况的事后回访,明确审计组组长、主审及成员工作职责,层层压实责任,加强审计现场监管,不断强化全体审计人员的纪律意识、底线意识。
坚持恪守依法审计。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浙江省审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法律法规纳入中心组学习内容,坚持领导班子率先垂范,以“关键少数”带动全局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深入学习新修订《条例》,组建“青年讲师团”赴基层活动,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进一步推动《条例》在全市的贯彻落实。“检审联动·依法护航公益”获评市法治建设十佳创新项目。
坚持人才梯队建设。深入开展“党建引领、岗位建功”活动,有力推动党建工作与审计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连续三年荣获全市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局机关党总支被市委授予“市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实施人才强审行动,积极配合特派办、省厅市局等上级审计机关工作;深入推进“知行青年”培育工程,结合“线上+线下”培训融合,搭建“知行论坛”赛马比拼舞台,培养审计干部扎实过硬的专业能力;围绕优化审计干部人才结构,注重“老、中、青”干部队伍梯队统筹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