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0029764299/2024-150761

发布机构:

市发改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发布日期:

2024-06-03

成文日期:

2024-06-03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慈溪市发展和改革局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之年,也是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的深化之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上级发改部门的大力指导下,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深入实施“稳进提质攻坚年”“投资攻坚深化年”“改革创新突破年”“三个年”活动,围绕“拼经济提质量、拼投资提动能、拼改革创新提活力”“三拼三提”重点工作,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提升。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大发体育以来工作成效

(一)全力拼经济焕发新气象。一是深化经济运行监测。切实履行经济监测运行办职责,制定大抓落实责任机制,牵头制定“8+4”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健全“领导包干+专班落实”责任制和“每周分线研究、半月进度分析、报送期间日调度、月度对账部署”的双轨经济运行监测机制,推动全市经济回升向好,2023年,全市GDP增长6%,列宁波第3位;市本级增长5.7%,列宁波第5位,较去年同期回升5.1个百分点,创近两年新高。二是深入实施三个“一号工程”。组建“一办三组三专班”,积极发挥总专班牵头协调作用,全省26项晾晒指标保持宁波前列,三季度星级晾晒位于宁波前列。在省市各级平台录用信息17条,《慈溪市念好三字诀创新深化科创融沪打造新硬核》被省、宁波“创改开”工作简报录用,两案例入选宁波市“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首批最佳实践案例名单。三是深入推动产业提档升级。扎实推进省服务业“百千万”工程和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制订市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实施意见,深化推进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课题研究,兑付市级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和宁波下达扶持资金共274万元。深入推进两业融合和战新发展,积极推荐8家企业获得各类上级补助资金2458.74万元,其中战新产业创新平台等2家、战新企业5家、“两业融合”试点企业1家。四是全面做好发展谋划。高质量形成“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协同省市推进前湾沪浙合作发展区建设方案、翠屏山和余慈统筹规划等研究编制。支持企业组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1-12月完成“一带一路”项目19个,备案中方投资额17213.28万美元。

(二)全力促投资实现新增长。一是持续深化投资攻坚年活动。深化“招商库、项目库、土地要素配置库”“三轮驱动”机制,形成“规划、储备、计划、招商、要素、政策争取”“六库联动”新局面,确保储备库项目动态保持3000万以上,各级重点项目、政府投资项目优先得到保障推进。2023年,全市和市级投资分别增长12.4%和13.1%,增速均列宁波第3;全年获批用地指标4316亩,政府专项债20.5亿元;连续两季度获省政府投资“赛马”激励,抓有效投资获2022年度宁波市政府督查激励。二是强力推进“十项重大工程”。构建“1+10”工作体系,前三季累计获6个五星评价,其中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连续两季度被评为省五星工程。三是统筹推进重大项目落地。贯通融合宁波市“1245”和大发体育“1335”推进机制,2023年,6个省“千项万亿”工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7.1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78.2%;228个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86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01.4%。获评2022年度宁波市重点工程优秀集体、综合良好单位等。

(三)全力提共富迈上新台阶。一是迭代推进共同富裕。迭代形成共同富裕系统架构2.0版,积极打造具有慈溪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南部山区(匡堰)片区入选省级首批共富实践观察点,党建引领乡村片区组团发展共富试点相关经验获李岩益副省长批示。全年获《浙里共富》《浙江经济》《甬有共富》及“甬上共富”公众号等上级平台采用20余篇,省级简报录用居宁波首位。二是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实施推进扶残助残等10项民生实事项目。2023年度,大发体育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858元,同比增长5.3%,增速高于宁波平均0.4个百分点,列宁波各区(县、市)第3位;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53,较去年同期缩小0.03。三是扎实推进对口协作。累计向大发体育各结对地区投入财政援建资金6576万元,实施援建项目20个,募集社会帮扶资金1190万元。升级山海协作丝瓜络产业合作,慈溪-常山丝瓜络全产业链协作相关做法获宁波市领导汤飞帆、李关定批示肯定;探索“异地委培+工坊试水+园区量产”的东西部产业合作模式,援建慈布共建产业园,产业帮扶模式入选第四届全球减贫案例、《“四轮驱动”共谱易地搬迁幸福篇章》入选全国东西部协作现场会案例。获评2022年度省山海协作工程“乡村振兴”单项考核优秀、山区26县结对帮扶团组A类成员先进单位。

(四)全力谋改革取得新突破。一是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迭代升级接轨上海“六大工程”为“三大三强”工程,配合做好宁波前湾沪浙合作发展区方案编制和发展研究衔接,推动两项目成功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6000万元。长三角一体化工作获2022年度宁波市政府督查激励,“搭建慈沪科创引才平台”“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推进沪浙合作发展区建设”分别入选省长三角一体化第二、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均为宁波唯一。市发改局获评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成绩突出集体。二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成功入选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试点,系宁波唯一。三是优化审批服务。牵头制定进一步深化投资项目审批提速实施办法(试行),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小型项目、小型低风险项目全过程审批时间分别压减至80、45、20天(自然日)内。四是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与宁波信用分“天一分”的联通工作,成功申报省“信用+社会治理”试点,入选宁波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案例2个。

(五)全力保民生实现新跨越。一是确保粮食安全保供。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创成省“粮食五优联动示范县”。2023年全市累计收购粮食6.46万吨,同比增长37.8%,创历史新高,基本实现订单全覆盖,为农户增收3833.54万元。推进全市应急战略物资系统建设,宁波半年度及第三季度考核均排名第一。二是确保市场价格秩序稳定。完善非居民用管道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深化企业降本减负,大发体育以来共为大发体育企业减少用能成本10536.11万元,减免其他收费487.33万元。获评2022年度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绩效评价优秀县(市区)。三是深入推进能耗双控。围绕《慈溪市碳达峰行动计划》,落实“6+1”条线任务,入选浙江省第四批减污降碳协同试点。积极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生态问题整改,形成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慈溪问题“回头看”专项行动暨重点领域“举一反三”排查整改方案。推进清洁能源发展,制定《慈溪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23-2025)》,新增光伏装机26.71万千瓦,年度计划完成率位居宁波第一。

(六)全力抓党建展现新作为。深入实施“铸魂塑形”“强基创优”“融合争先”“赋能提效”“清廉发改”五大工程。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于发展改革工作的全领域、全过程,深入推进“三拼三提”,切实提升党建引领力。通过开展“循迹溯源、重温嘱托、感恩奋进”主题党日活动、专家授课等多元化方式,促进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围绕群众企业所忧所盼出真招、出实招,全力解决基层群众“最希望解决”问题。二是强化品牌建设。大力弘扬践行“善谋、创新、务实、高效”发改精神,深入开展全员“提能增效、争先创优”大比拼行动。深入开展党建业务互融互促行动,大力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善谋健行·红心发改”机关党建品牌获全市“先锋”机关党建品牌称号。三是强化作风建设。以“七张问题清单”为主抓,全面推进“清廉机关、模范机关”建设,积极打造学习型机关,局“书香发改·智汇未来”获评全市推进“书香机关”建设十佳案例。

二、存在问题

2023年,局班子带领全局上下勇毅笃行、攻坚克难,取得较好成绩。但对标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仍有一些差距。一是以学增智的本领仍需进一步增强。对“两个确立”理论体系和思想精髓、丰富内涵理解把握还不够深刻,班子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方向、明规律的能力还需提升。二是以学赋能水平的需进一步提升。班子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能力尚需进一步巩固,在做好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后半篇文章”上仍需下苦功,统筹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兼顾当下和长远发展的能力有待提升。三是以学促干的锐气仍需进一步加强。争先创优意识特别是在强力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努力实现创新破题、改革破难、开放破局等方面的干事魄力还不够大,在破解制约慈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上示范带头作用还不够突出。

三、下步思路举措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一年,也是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的深化推进之年。市发改局将按照“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总要求和省市、慈溪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一体高效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和高质量发展考核贯通落地,聚力推进“双抓行动”“两项整治”,深化实施“三拼三提”活动,全力争取实现“六大新突破”,为慈溪在全省全宁波发展大局中多作贡献、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争当排头兵作出发改新贡献。

(一)进一步加强监测分析和政策供给,在聚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上实现新突破。一是深化经济运行监测。力争全年市级GDP增长6%左右、市级工作目标增长7%左右。二是聚焦政策精准供给。对标省“8+4”政策体系进一步优化政策供给,加快推动民营经济、服务业及战新产业发展壮大的政策研究及出台。三是加快产业提档升级。聚焦特色优势产业、战新产业、未来产业、两业融合等四大领域,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两提两优”目标,纵深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4%,增速达6%以上。四是加强规划实施研究。狠抓“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滞后工作和指标,全面启动“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研究参谋好“牵一发、动全身”的引领性举措和关键性项目,推动余慈统筹等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进一步深化有效投资攻坚,在聚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优化投资结构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全面发力“双抓行动”。深入实施第三个“投资攻坚年”活动,全力实施“六大攻坚行动”(产业升级、城市提能、交通提级、民生补短、空间整治、要素集成),确保实现投资增长7%以上、力争16%,民间投资占比50%以上;围绕“提质量、强动能”大抓招商引资,在发改牵头统筹领域力求招商信息和实效的新突破。二是深化重大项目前期。围绕国家提出的“三件大事”(建设平急两用、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和五大领域补短板(城市地下管网建设、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农民工市民化、有效增加医疗服务供给、有效增加养老服务供给),深化项目谋划和前期。三是加强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切实发挥“六库联动”作用(规划库、储备库、计划库、要素库、招商库、专项债(特别国债专项基金)申请库),统筹土地、财政等资源向优势项目倾斜;深化投融资机制改革,提升国企市场化运营能力。四是进一步完善推进机制。深入贯通宁波市“1245”和大发体育“1335”推进机制,探索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考评机制和赛马激励制度。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创新,在聚力推进重大战略落地见效、增强发展活力上实现新突破。一是深化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健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机制,协同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深化项目审批“清障提速”机制创新。二是更高水平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加快推进前湾沪浙合作创新区建设,着力在科技合作、产业合作、平台合作、人文合作等方面打造标志性成果,力争持续保持省市前列。三是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省级试点取得新成效,协同推进新时代“千万工程”和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四是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出台市双碳行动方案,加大项目培育,持续推进省碳达峰试点县创建。五是统筹推进海洋经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美丽中国建设等。六是加强信用建设。统筹“信用+基层治理”省级试点,探索推广“天一分”等“信用+”应用场景。

(四)进一步瞄准共同富裕先行先试,在聚力缩小三大差距、打造县域实践范例上实现新突破。一是着力打造共富新亮色。围绕共富系统架构2.0版,聚焦缩小“三大差距”和公共服务“七优享”等关键领域,积极探索企业员工创富共同体、乡村振兴联合体等共同富裕联合体在慈溪生动实践,打造“党建引领片区组团发展”升级版。二是开创帮扶协作新局面。坚决守住规模化返贫底线,聚焦差异化领域聚力提升,打造布拖县“一园两治三坊多点”协作帮扶品牌,深化山海协作“三园三飞地”建设(即丝瓜络全链条产业园、“跑步鸡”养殖园、共富果园和产业飞地、消薄飞地、农创飞地)。

(五)进一步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聚力惠民生、优保障上实现新突破。一是深入抓好民生实事。制订实施年度民生实事工程计划,深入抓好推进落实,切实提升优享水平。二是紧紧抓牢稳价保供和粮食能源安全。持续做好民生商品价格监测,落实用能减负和涉企收费减免政策;深入推进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一体考核改革,保质保量完成年度粮食收储和应急物资储备任务;做好电力迎峰度夏(冬)工作,推进可再生清洁能源发展,强化企业用能监管。

(六)进一步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在聚力担当作为、争先进位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健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大学习、大宣讲、大调研、大服务、大争拼”行动,不断提升政治三力。二是强化党建群建。围绕“三促党建”目标,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发展,推进工青妇等群团工作,持续擦亮发改党建品牌。三是强化实干争先。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四个抓落实”,紧盯年度工作任务,找准争先方向和补短重点,切实在浙江“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彰显发改新担当。四是强化法治清廉。持续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和清廉机关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五张责任清单”,强化粮食购销领域监督,不断深化发改干部勤廉担当、干净干事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