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734267548D/2025-186213

发布机构:

市经信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机械制造与重工业,工业、交通/轻工纺织,工业、交通/化工,工业、交通/国防工业,工业、交通/航天、航空,工业、交通/信息产业(含电信)

发布日期:

2025-02-05

成文日期:

2025-02-05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市经信局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5-02-05 09:49 信息来源:市经信局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聚力攻坚新型工业化走出慈溪新模式,牢牢把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力推进全球智能家电创新中心建设,持续深化两项整治、数智赋能和企业培育三大工程,为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奋力争当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县市域实践排头兵贡献经信力量。2025年,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规下工业增加值保持宁波平均以上、制造业投资实现正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重点工作安排:

(一)稳经济扩投资,奋力攻坚办大事。一是紧抓工业生产稳增长。持续培育壮大大发体育龙头企业队伍,优化升级新一轮大企业培育政策,更加聚焦于重点产业、项目和企业,2025年力争10亿级、20亿级、50亿级企业家数分别达到35家、15家和2家以上。持续夯实、优化大发体育规上工业企业队伍,2025年力争实现“新进规”100家以上。结合五经普结果,优化调整新一轮规下企业样本库,为未来五年规下增加值增速核算打下良好基础。积极主动担当作为,抓牢抓实目标任务,全面加强对重点乡镇、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分析。在智慧甬链基础上,以市数据服务中心为依托,初步谋划基于供电局数据库上的工业电力数据模型,自动开展分层分类数据梳理、汇总和分析,进一步将探索推广至税务、统计等部门的可行性,逐步建立更加完善、更加有效、更加真实的运行监测体系。二是紧抓项目建设促放量。紧紧围绕扩增量、优结构、强服务,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推动制造业投资增速向好回升,2025年确保制造业投资正增长、力争增长5%以上。全力推进10亿元以上重大制造业项目落地,重点跟踪亿元以上制造业投资项目建设,加快谋划优质项目供地,2025年力争亿元以上项目数量保持100个以上,出让工业用地1500亩以上。持续推进零土地技改项目和低效土地改造提升项目,挖掘释放投资潜能。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建立“一把手”亲自抓、市镇两级联动抓的工作机制,建立亿元以上项目和供地项目月报机制,确保项目按照节点要求开工纳统。每月开展技术改造项目现场会,先进企业现身说法、以点带面,持续推进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三是紧抓家电集群办大事。聚焦“焕发企业新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重塑竞争新优势、实现规模新突破”四大目标,牵头抓好省现代家具与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核心区建设和大发体育全球智能家电创新中心建设两项重任,协同各部门推动“八大工程”落地见效。谋划建设全球智能家电创新中心核心服务区,按照市场运作、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平台支撑的原则,打造高品质家电产业生产性服务集聚地,聚焦智能家电全产业链,全面聚合行业发展关键性服务资源,以科技创新、知识产权、质量检测、数智赋能、绿色低碳、人才引育、咨询培训、产业金融、合规经营、品牌营销服务等为重点做大做优做强产业“生态圈”,绘制核心服务区功能图,全面打造全球智能家电创新中心建设标志性成果。2025年力争集群企业梯队培育机制进一步完善,产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规上家电企业突破500家,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同比增长6%以上,全面打造全球智能家电创新中心标志性成果。

(二)抓整治提质效,奋力攻坚谋转型。一是持续推进“两项整治”。按照“淘汰退出、规范经营、改造提升“三类标准,建立持续整治提升企业清单,按照各块状行业整治重点,形成市级各职能部门推动、属地为主的联动工作机制,2025年力争培育行业示范标杆企业15家以上、整治提升企业1500家以上。深入开展《慈溪市工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重点围绕单体提容改造和区块连片改造两种类型,建立谋划、前期、新建、续建四张清单,制定低效工业用地改造项目建设计划。重点围绕建立低效工业用地倒逼机制、推动20亩以上低效工业用地改造、低效用地案例等,迭代升级低效工业用地政策2.0版,2025年力争实施提容改造项目80个以上,提升低效工业用地2500亩。二是持续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研究制定2025年慈溪市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要点,重点围绕D档企业评定优化、D档企业提前出清中止差别电价征收等方面进一步修改完善“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办法。持续实施财政奖补、金融支持等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推进低效企业帮扶提升,2025年力争规上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5%、4.5%以上。三是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绿色化全覆盖行动,引导企业积极实施绿色化改造项目,力争创建三星级及以上绿色工厂60家,引导企业建立节能、节水、节材、综合利用的清洁化、绿色化生产方式,实施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15家,创建节水型企业8家,积极探索开展零碳示范工厂建设和产品碳足迹认证。

(三)树典型赋新能,奋力攻坚引数智。一是看样学样持续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改造。重点推进汽配和家电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国家试点建设,持续开展重点地区、样板企业现场对接会,优化完善计划-备案-实施-验收全过程项目管理,力争实现试点项目中小企业数字化二级水平全覆盖。在此基础上推进行业数改扩面,围绕磁性材料、关键基础件等行业,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2025年力争实现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项目50个、培育市级样本企业4家、打造“小轻快准”APP或解决方案4个。二是扩容提质持续加强数字经济制造业韧性。深化数字经济创新提质工程,聚焦电子材料、智能终端、智能光伏等重点产业,推动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制造业企业梯队,2025年力争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加快重点数字产业相关园区建设,联动工贸集团和属地镇街等,做好滨海新材料产业园、桥头智谷产业园、长河数智产业园等跟踪服务,为优质数字经济项目发展提供空间保障。持续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梯队培育,2025年力争创建宁波市级以上数字化车间10家以上。三是引育结合持续加快数字经济服务业发展。借助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国家试点工作,大力培育和引进软件服务业企业,鼓励企业实现规模上台阶、业务更精进、服务更优质。加强数字化人才梯队培育,建立完善数字化领域专业人员的业务素养提升机制,赋能企业数字化改造进程。

(四)建梯队扩规模,奋力攻坚育精品。一方面是做优做精冠军企业。重点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发明专利持有企业、军民融合企业、新引进优质企业等精准发力开展苗子企业排摸,同时突破对制造业企业的既有视野局限,拓宽目标对象,状大优质中小企业基础库。定期分析研判库内企业要素指标情况,开展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特别对重点培育企业,集聚服务力量,逐家明确改进方案,开展上门面对面辅导。2025年力争新增国家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以上。另一方面是练好企业发展内功。围绕工信部《工业中小企业管理提升指南(试行)》要求,分行业分领域精准化开展管理诊断、管理咨询、管理评价、人员培训等一系列“管理提质增效”企业专项服务活动。重点遴选一批“有迫切管理提升意愿、有较大提升空间”的优质企业开展管理水平精准诊断工作,支持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生产管理体系。持续推动高层次人才招引,绘制“招才地图”,常态化组织“民资民企+高端人才”对接引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