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00297890X0/2025-186304

发布机构:

浒山街道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日期:

2025-02-08

成文日期:

2025-02-08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浒山街道2024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5-02-08 09:34 信息来源:浒山街道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这一年来,浒山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的重要回信精神,在上级党委政府和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改革创新、攻坚突破,为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多作贡献。

2024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5.00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服务业增加值108.10亿元,同比增长3.8%。预计完成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8.04亿元,同比增长5.8%;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增速位居全市前列;限上餐饮实现营业额2.40亿元,同比增长10.2%。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15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8亿元。

一年来,我们坚持守正创新,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一是商圈活力持续焕发。持续抓好特色商圈建设,稳步推动上林坊“精特亮”改造和解放路(银泰)商圈特色街区创建,上林坊仿古商业街区上榜2024年度宁波十大人气特色街区,“落日夜肆”共富市集带动营业额500余万元,相关案例被省共富办录用。探索老城区特色经济新模式,做深做实“漫游浒城·慢享生活”城市主题,策划商贸生活节、夜生活节等活动20余场,制作慢生活手绘地图,发放消费券1000张,带动消费100余万元,全力擦亮浒山商贸“金名片”。二是“双抓行动”精准发力。组建招商小分队先后赴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考察,新招引企业落户15家,新增企业进限6家,新到位内资2.5亿元。加快推进博洋“二期”招商工作,谋深谋实三北市场重启更新。持续推动强社公司“扩面提质”,累计组建强社公司8家,已落地项目实现营收85.5万元。深化城西文旅片区组团发展,倾力打造施家山公共文化空间,因地制宜构建多元业态格局。驿淘产业园全面运营,入驻电商企业40家。三是惠企聚才持续深化。聚焦辖区企业“急难愁盼”事项,扎实推进助企纾困。召开经济大会和政企恳谈会,出台《进一步加快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共计兑现专项奖励扶持133万元。多元拓展引才聚才新路径,做好辖区内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排摸建档,新申报省千人才项目2个、“甬江人才”项目12个,引进文旅高级人才2名,助力方真院士工作站成功落户宁大科院;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配优育强,新增省级社会组织领军人才1人,上榜宁波市社会组织负责人培育名单1人。

一年来,我们注重品质提升,城乡风貌提档焕新。

一是城乡形象不断改善。完成龙头山教育地块房屋拆除交地,推动天香桥区块综合改造工程“拔钉清零”。启动施家山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完成银桂苑外墙屋面维修等项目。高标准开展“两违治理”,处置违法建筑3.75万平方,完成目标任务125%。二是有机更新试点推进。文化赋能推动大河口艺术部落重塑焕新,多元业态成为新一代网红打卡点,相关案例被浙江日报专版报道。启动老旧住宅电梯更新,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4台;全力推进未来社区项目创建运营,4个社区完成创建方案编制,虞波、三碰桥未来社区通过省级验收,鸣山未来社区可持续运营模式成效初显。推动基础设施优质共享,有序开展南孙塘等6个社区首批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改造工程,18个场景全面提升。三是实事项目稳步落成。水南社区百姓健身房通过省级民生实事项目验收;完成鸣山新村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工程、污水接纳及收集和下房路道路拓宽等项目,涉及投资4000余万元。加速投运“城市书房”,努力构建家门口的公共文化空间。

一年来,我们坚持久久为功,民生福祉日趋完善。

一是文化生态充分涵养。深化“赋美浒城”品牌建设,组织开展“浒浒生风·大展龙途”越野徒步、中韩陶瓷艺术交流展、“三棵树之夜”等各类文体活动400余场,新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4个,推出“浒城有戏”“浒城有展”等五大系列活动。持续推进“浙江有礼”文明实践,开展各类志愿活动5321次,服务总时长达2.6万小时。二是社会民生保障加码。全年发放特殊群众生活补助及临时救助260.26万元,申报残疾人创业就业资金补助5人,安排就业年龄段残疾人按比例就业5人、灵活就业8人;实施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8户,古塘社区顺利通过省级无障碍社区验收。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312.4万元,鸣山社区被评为宁波市高质量就业社区;持续深化浒山零工市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运营,开展招聘活动6场,达成就业意向400余人。纵深推进劳动者权益保障,正式启用仲裁院浒山派出庭,成功调解欠薪案269件,创成省级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2家;开展基层工会片区化服务试点工作,打造“Hui家”服务品牌,推动形成“15分钟片区服务圈”3个,“5分钟网格服务圈”实现“一格一圈”,累计服务新业态劳动者1万余人。三是公共服务优质优享。全速推进养老服务综合体项目建设投用和“助餐助浴助居”三大颐养行动,改造善居工程3户。打造公办幼儿园、专业托育机构和社区婴幼儿照护驿站互为补充的“善育”服务体系,完成金山乐贝儿幼儿园“民转公”,新增托位备案643个,新建社区婴幼儿服务驿站4家,新获评宁波市提升型妇女儿童驿站1家。深化“‘浒’您健康”品牌建设,逐步推动医疗资源下沉,促成慈善捐赠CT项目落地,建立浙江省肺癌早期筛查项目慈溪工作站,系全市唯一基层 “肺部肿瘤预防与诊疗一体化中心”。聚焦特色产业职业教育,近600人获育婴师、养老护理师等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其中400余人获高级证书;指导辖区企业推进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体系,新增环球酒店等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资质企业4家。四是生态治理扎实推进。推进刺蓬江及东城河原位生态修复等项目,新建浒山江“五水共治”主题公园。创新环卫数“智”建设,落实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和桶边督导,建成投用宁波首个再生资源便民服务驿站;抓好空气质量改善攻坚和生态环境监察监管,完成挥发性有机物行业废气收集治理设施改造1家,办结环境信访件14件,创成无废社区3个、宁静小区2个。

一年来,我们托实平安底盘,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一是安全生产持续攻坚。深入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聚焦出租房屋、沿街店铺等重点场所风险隐患,累计发现并闭环整改问题8729个;推进泰悦公寓消防隐患整改,启动街道应急消防体验馆建设。智慧消防平台迭代更新,建成电动自行车“充电驿站”60个;开展“拆窗破网”专项行动,累计拆除违规防盗窗6491处。常态化开展建筑施工领域安全排查,办理全市首例室内装修未办施工许可证擅自开工处罚案件。二是治理基础日益稳固。持续优化基层治理“141”体系功能和网格底座,开展“浒网善治提升年”专项行动,探索推进“大物业”管理模式,按照“一围合区一策略”基本完成10个开放式居住区综合管理服务提升。坚持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矛调中心改造提升和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就地实质化解,接受非警务纠纷3101起,全部闭环处置。围绕护航世界佛教论坛等重点工作,严格控制减少集体访、越级访、重复访,积极落实人员稳控,赴市信访同比下降30%。召开社区(村)分片工作交流会,听取协调解决基层重难点问题。三是平安建设坚实有力。召开平安建设工作推进会,深化完善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着力提升“平安三率”,组织平安巡防700余次,累计参与3万余人次;全面推进反诈宣传,开展宣讲296次、广场活动9场、抖音直播5次,电诈发案率同比下降34.4%,金山反诈宣传工作站获评“省级反诈宣传角(工作站)”。深化开展交通“三治”,交通事故亡人数占比下降。重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刑事立案、治安受案数分别下降17.5%、19.8% 。

一年来,我们聚焦实干担当,政府效能全面提升。

一是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12次;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层层压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自觉接受街道人大工委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进一步拓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社情民意反映渠道,认真办结人大建议3件、政协提案1件。二是服务效能显著提升。进一步整合政务资源,新设立2个公安窗口,32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进驻便民中心。主动公开政务信息91条,完成依申请公开6件、合法性审查84件。三是队伍建设纵深推进。创设机关干部“五维”体系培养模式,重点推行青年干部认领重点项目、“青蓝传承、师徒结对”等10项提能举措,开展“书记面对面”等主题活动2次。推进正风肃纪,扎实开展村社“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三清一促”“小微权力清单执行情况”等专项监督整治6次,发现并推动各类问题整改4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