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000/2025-187094
市国资管理中心
主动公开
计划总结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国有资产监管
2025-03-11
2025-03-11
面向社会
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
2024年,市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统筹推进国企改革发展、国资监管、党的建设等工作,为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奋力争当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引领的县市域实践排头兵贡献国资力量。预计2024年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超2700亿元。
(一)深化推进国资国企改革
乘势而上深化国企改革。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国企深化改革,完成市水利投资公司、市文体公司、市上林人才服务公司等企业划转。积极推动市直公司产业类板块建设:城投集团成立慈溪市城市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整合城市运营企业,收购浙江盛元城市物业管理有限公司33.5%股权;交通集团推进横河镇童岙村梅岭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开拓观海卫片区共享电单车业务;文旅集团研究编制文旅体康养产业图谱和产业地图,举行文旅体康养产业领域招商推进会暨数字文旅产业发展研策会,招商推介慈溪文旅体康养产业资源总体情况,与浙旅投资、优数云旅等10余家省内外头部企业加强对接;工贸集团采用“基金+基地+招商”模式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逐步建设了敦和循环经济产业园、慈溪未来产业园、慈工智创·滨海智能装备产业园等8个园区,引进了一批优质产业项目。量质齐抓扩大有效投资。加强市直公司投资管理,同步编报国有企业经营性与政府性投资项目年度投资计划,2024年度市属国有企业投资(建设)项目79个,全年完成投资122.38亿元。协同市属国企切实发挥好城市建设“主力军”、“顶梁柱”作用,一批事关城市长远战略的重大项目扎实推进,深度推进通苏嘉甬高铁、宁慈线配套工程,中横线快速路二期、G228快速路加快推进,邵逸夫医院宁波院区项目一期签约启动。优化产业基金管理体系。梳理国有资本产业基金管理模式,做好通慈、益慈基金提升完善工作,益慈基金经营范围新增投向符合慈溪市“3+3+X”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要求的产业类投资项目。修订《市直公司市场化基金运作与管理办法》,上线产业基金管理系统。
(二)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优化市直公司综合考核工作。牵头开展市直公司2023年度综合考核工作,配合市委宣传部开展融媒体中心2023年度综合性业务业绩考核。根据市委考核办统一部署,做好2024年度市直公司年度综合考核办法制订工作。年末根据为基层减负和精简优化基层考核要求,优化调整2024年市直公司考核实施办法及指标体系。做好内审监督及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指导22家委托管理企业做好2023年度内审整改,完成对慈溪市铁路管理处有限公司、旅游投资开发公司、长三角市场群投资有限公司农贸城分公司的财务收支审计和对慈溪城建投资集团的资金管理专项审计。指导市直公司做好2023年度全面预算执行情况决算报告工作和2024年度全面预算上报工作。加强资产管理工作。完成2023年度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并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分解落实审议意见。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决算,做好上一年度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缴工作。加快推进市直公司对现委托管理企业的实质性经营管理,根据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完成新一轮《企业国有资产委托监管责任书》签订工作。提升企业融资保障能力。动态更新存量资产盘活清单,交通集团评级提升至AA+,通过直接融资信息交流平台组织开展授课交流活动。深化建设银企直连平台,增加资金统计分析功能,实现银行存款保值增值情况常态化核查。融资管理及时跟进金融市场政策变动,研判国有企业资金面情况,预先指导国有企业做好融资计划调整工作,确保不发生债券违约事件,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三)强化国资国企党建工作
强化组织建设。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导市直公司做好所管辖党组织调整、换届、补选工作。国资中心党工委下辖党组织52个,党员886人。深化基层党组织星级动态考评管理,评选出五星级党组织9个、四星级党组织19个、三星级党组织19个。突出党建引领。深入打造“全企一体、双融共促”工程。实施党建亮显工程,推进“一企一品一阵地”建设,深入培育“5+16”国企党建品牌,依托“水务号”“交通集团号”“鸣鹤古镇号”“综合商贸城号”等8个先锋驿站打造暖心服务阵地,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打造“锋领国企”党建基地。开展“国企清廉周”活动及“书记上一次党课、班子领一个项目、合力攻一个难题、年底展一个成果”“四个一”先锋行动,推动各级党组织领办项目48个,引领党员干部在重点项目攻坚、产业转型升级、招商引资和融资保障等重大任务中勇挑重担。举办“改革创新再深化、攻坚突破攀新高”国资国企系统青年理论宣讲活动,发挥青年宣讲团主力军作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企业进基层。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优化国企人员招录工作。开展国企员工统一招录,推出岗位161个。开展国有企业“三定”工作,确定22家市属国企及所属实体化运作子公司的工作职责、内设机构及人员编制,科学核定中层岗位,系统控制人员总量。建立国有企业优秀年轻干部、专技人才和技能人才库,市直公司新增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24人、技能人才60人,分别增长7.1%和20.8%。深入构建国企人才培养机制。举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综合素能培训班,围绕直接融资、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信息等内容组织4期国资国企大讲堂。统筹谋划市直公司教育培训工作,制定《2024年慈溪市政府直属公司干部职工教育培训班次计划》,累计干部培训1345人次、职业技能培训14884人次。
二、2025年工作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三个年”工作部署,以开放的思路,继续推进国资国企深化改革,健全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切实加强国企队伍建设,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着力打造资产实力强劲、职能定位清晰、经营能力突出的国企矩阵,为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提供有力支撑。
(一)切实发挥好城市建设“主力军”作用。协同市属国企继续推进以潮塘江、新城河沿线为重点的城市更新及片区开发,以及通苏嘉甬高铁、宁慈线及G228北段、中横线快速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启动G228南段、邵逸夫医院宁波院区项目。进一步完善产业基金管理体系,实时监控基金投资行为,增强基金投资活力,提高基金投资额度,新设更加符合大发体育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基金。完成工贸集团、文旅集团AA+评级提升,实现AA+评级市直公司全覆盖,城投集团争取AAA评级提升。开展国资国企“十五五”规划编制,指导各市直国企编制“十五五”规划。
(二)着力提升国有企业市场化能力。做实市直公司产业化板块,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国有企业按其主责主业,通过收购并购等方式来扩大企业资产利润营收规模,增强企业自身造血能力。开展国企经营性项目、混改企业投资决策专项检查,健全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指导企业规范投资决策行为。加强存量资产盘活工作,按序盘活屋顶光伏、海域使用权、城区配建房等新注入资产。
(三)进一步加强国资监管。出台《2025年国企内审工作计划》,切实加强审计监督,指导市直公司编制2025年度全面预算报告。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和精简优化基层考核文件精神,聚焦“考准、考实、考出干劲”,强化党建引领、聚焦服务战略、突出实绩导向、坚持精准考核,开展市政府直属公司综合考核评定和新年度综合考核方案制订工作。开展市政府直属公司合规管理建设工作,积极防范合规风险。健全完善国企资金管控平台,切实防范风险事件,加强国有企业融资规模和融资成本监测,关注非标类融资工具增长明显的情况,充分发挥超长期国债、限额债务置换、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等政策性融资工具的作用。升级投资管理平台,加强国有企业项目推进进度、投资额度等动态掌握。
(四)推进党的建设工作及队伍建设。切实强化党建引领,谋划推进国资国企党建强基提质活动,夯实党建工作基础,进一步打造国企党建品牌,统筹推进与宁波大学科技学院的党建共建与人才培养,强化党建联建工作。发挥好党工委统筹管理全市国企队伍建设的作用,建立国有企业人事管理系统,加强人员、培训、招聘等工作精细化管理,修订完善国企劳动用工管理办法。着力打造国企人才队伍品牌,指导各市直公司根据战略目标、文化特点,谋划设立人才品牌。完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撤销国企监事会和监事,制订加强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建设的指导意见,实施审计委员会制度。优化国企职工统一招录,探索实施校招和紧缺管理人才招录机制。切实提升人才培训体系,运用多种培训载体,提高国资国企培训及国资大讲堂等培训平台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国企建立与岗位需求、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培养体系,加强实践型人才培育,培养一批优秀年轻干部、青年骨干、储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