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002977077Q/2025-190321

发布机构:

市司法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主题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司法

发布日期:

2025-06-27

成文日期:

2025-06-27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对市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1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6-27 15:27 信息来源:市司法局

徐品迪代表:

您在市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整治法律服务市场乱象维护企业用工秩序的建议》(第211号建议)已收悉,现将有关意见答复如下:

近年来,大发体育始终致力于推动法律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行业规模持续扩大,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律师事务所25家,执业律师371名;基层法律服务所9家,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54名。广大法律服务从业人员积极投身法治实践,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劳动用工领域,专业法律服务机构通过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助力企业规范用工管理,引导劳动者依法维权,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强化法律服务行业执业监管。市司法局将律师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作为行业监管基础。通过常态化组织专题讲座、案例研讨、警示教育等活动,引导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执业理念。结合“双随机”抽查、专项检查等开展常态化排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问题。优化投诉举报处理机制,畅通投诉渠道,对查实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向社会公开处罚结果,形成有效震慑。充分发挥律师行业协会自律管理作用,明确禁止从业人员在劳动用工纠纷案件中故意夸大纠纷事实、误导当事人、煽动群体诉讼等不当行为。督促法律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建立案件质量评查机制,对案件办理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监督,确保案件办理质量和从业人员依法合规执业。

二是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构建“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高标准建成覆盖城乡的市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380家,全力推广浙江省公共法律服务在线平台,畅通12348服务热线,整合线上线下法律服务资源,为辖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普惠的法律服务。全力打造慈溪市法治惠企服务中心,融合法律咨询、涉企指导、纠纷化解、投诉监督等功能,推出涉企法治服务事项30项、宣讲课单50讲、法律服务产品7件,出台慈溪市涉企法治服务九个“一件事”。持续推动市律谐商事调解中心建设,为企业提供商事纠纷快速化解服务,通过调解方式高效解决涉企纠纷,减少诉讼成本。2024年以来,共办理涉企法治服务555件,企业“法治体检”1491家次,成功调解商事案件287件,涉案标的3549万元。

三是源头预防劳动纠纷与治理能力提升。依托国省市三级智慧监管平台归集用工备案、工资发放、社保缴纳等核心数据,构建企业动态数据库,自动比对欠薪线索,重点排查建筑施工、人力资源公司等高风险主体,分类制定解决方案。通过约谈、培训等方式开展开工排查,大发体育以来已覆盖企业810家。靶向普法服务,结合人才招聘会开展“开工第一课”,向企业发放用工指引、为劳动者提供维权指南;通过典型案例发布、送法入基层等形式,组织业务骨干开展劳动法规授课,引导企业合规用工、劳动者依法维权。大发体育以来累计服务企业700家次,提供政策咨询400余人次。规范基层调解中心制度与硬件建设,打造金牌调解组织,充实调解力量并强化培训,推动纠纷在基层化解。依托镇街仲裁派出庭,推动仲裁员深入基层落实“以案释法”,结合案件处理,加强企业合规经营指导,实现纠纷诉前化解,降低维权成本。

四是加强信息保护与市场准入管控。市人力社保局严格按照《浙江省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对协议机构开展信息保护考核,要求严格保密用工数据,违规者依法处理。对劳动能力鉴定人员开展信息保护培训,严防工伤职工信息外流。市市场监管局根据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公安厅、浙江省司法厅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及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纠纷处理相关工作的通知》(浙司〔2016〕145号)要求,严格履行市场准入监管职责,按照企业登记前置审批目录和浙江企业登记后置审批目录两张“清单”,对咨询类企业禁止登记“法律咨询”等司法领域表述,杜绝非正规机构进入市场。

当前,法律服务市场虽整体发展向好,但就像您所提到的,仍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法律咨询公司监管依据缺失,长期处于监管真空,滋生了扰乱法律秩序与市场环境的土壤,消耗了司法资源。对此,自2024年5月起,司法部、市场监管总局已联合开展专题调研,后续也将出台政策规范。下步,我局将结合您的建议,深化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构建高效治理体系。构建多部门协同治理机制,形成劳动用工纠纷化解合力,打造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市法院、市劳动仲裁委等裁判机关严格审核代理人员资格,将不符合条件的公民代理人员终止资格并记录在案,从源头规范法律服务参与主体。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严格落实上级部署,联合开展法律咨询公司不规范经营专项整治行动,通过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方式,凝聚监管合力,净化市场环境。

二是深化行业自律建设,推动服务提质升级。下发《关于加强行业自律 自觉维护法律服务市场正常秩序的倡议书》,开展法律服务行业规范管理提升行动,全面排查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与法律咨询公司的不正当合作行为、杜绝违规承揽业务现象。充分发挥律师行业协会作用,完善行业自律规则与管理制度,强化行业自我监督。定期开展法律服务从业人员职业培训,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与服务能力,推动法律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聚焦重点领域保障。持续夯实 “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提升群众获取法律服务的便捷性与知晓度。联合市人力社保局、市卫生健康局,在社会保障大厅、市人民医院等重点场所增设公共法律服务点,派驻法律援助律师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助力劳动者等群体准确认知自身权益,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实现法律服务精准触达。

四是拓宽宣传引导渠道,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广泛宣传劳动法律法规及正确维权方式,引导企业和劳动者依法理性维权。加大对合法法律服务机构的宣传推介力度,帮助企业和群众明晰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与法律咨询公司的差异,自觉选择正规法律服务机构,及时曝光典型违法案例,发挥警示震慑作用,塑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慈溪市司法局

2025年6月27日

抄送:市人大代表工委,市政府办公室,市市场监管局,市人社局,新浦镇人大主席团。

联系人:陈铃锋

联系电话:0574-89590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