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095537395H/2025-191048

发布机构:

市市场监管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食品药品监管

发布日期:

2025-07-11

成文日期:

2025-06-27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对市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91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5-07-11 16:58 信息来源:市市场监管局

郑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的建议》已收悉,经与市发改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局、市综合执法局、宁波生态环境局慈溪分局认真协商研究,现答复如下:

2012年9月15日,总书记在中国农大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时指出:“‘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近年来,大发体育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宁波市委市政府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要求,以习近平总书记食品安全“四个最严”为根本遵循,优化营商环境,压实监管责任,深化改革治理,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重大舆情,对食品安全问题,在加强监管、严厉打击的同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努力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增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不断提高群众消费安全感和满意度。主要做了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党政同责,牢守食安底线。推动各级党政领导按照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照单履职,顺利召开全市食药安全工作会议及食药安委会议,印发《2024年慈溪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要点》。专题召开食品安全评议考核工作交流会议,食安工作列入镇(街道)综合考核。保障市本级食品安全相关专项经费1460余万元。有力支援宁波参与“佛教论坛”全程驻点保障。严格食品主体“两员”配备,有力落实属地责任。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镇、村、主体“四级”监管网络。保持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成果,不断提升全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是严格执法监管,打击违法犯罪。组织双随机跨部门联合检查2778家次、各类专项检查2000家次。开展肉类产品、食品非法添加、生鲜门店、夏季自制饮品、大型餐饮食用油等整治行动,共计出动执法人员6023人次,检查主体3433家次,快检846批次,闭环问题65个,查处案件27起。全覆盖检查273个建筑工地食堂。坚决巩固“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成果,持续开展农(兽)药残留、“瘦肉精”等整治行动,大发体育在全省率先实现70余种农业农村部禁限用农药和高风险农药退市工作,联合执法中队、属地镇(街道)开展飞行检查和随机抽查,出动监管执法人员超500人次,力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完成对325家校园食堂、12家学校食堂承包经营企业、2家学校集体用餐供餐单位、25家校园食材配送企业的全覆盖检查,全量约谈校园食堂负责人,集中约谈22家配送企业负责人并现场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专项抽检食品114批次,整改隐患627个,立案查处5起。开展企业腌制用盐安全联合检查,26个检查组对全市124所中小学校开展全覆盖问诊式检查。严格实行粮食收购“一车一检”,全程监管超标粮定向销售。开展粮食购销领域“双随机”执法检查、“四不两直”检查。制定《慈溪市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2024年工作计划》,完成受污染耕地“源解析”及16家重点单位周边土壤监测。智慧管理餐厨垃圾收运处,餐厨收运签约2138家,无害化处置餐厨垃圾5.04万吨(包括前湾新区)。回收废弃食用油脂2991.55吨,有效防范“地沟油”流入餐桌。

加强执法打击,全市查办食品违法案件392起、罚没款245.68万元,移送公安处理1起。查处食品类无照经营行为2000余起。全年开展“昆仑2024”“剑锋”等食品安全专项打击行动,立案侦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26起,破获2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9人,移送起诉68人,成功侦破了一批影响恶劣、涉案金额大的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审结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14件22人,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1件2人,共判处罚金158.2万元。

三是强化数字赋能,严控食安风险。推动“菜篮子安全守护微改革”落地见效,投入370万元建成农贸市场标准化实验室15家;慈溪农贸城每年保障50万元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食安自检,开展快检36467批次、检出阳性85批次;开展农批、农贸市场监管性快检1930批次,发现1批次不合格牛肉,已移送公安部门处理,系全省首个。深化“浙江外卖在线”和“宁波网络餐饮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应用场景”运用,引导督促入网餐饮单位规范经营,检查入网餐饮单位1752家次,整改问题主体338家次,立案61起。开展食品风险治理一件事集成改革,成立市食品安全风险综合治理中心,组建工作专班,全市覆盖建设监测哨点65个,上报风险信息49条。推进校园食堂智治管理,全面使用“智慧餐饮信息共治系统”APP;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完成众食安APP和云守护平台数据导入校园食堂智治平台,对接食材采购信息78万余条;研发并试运行学校阳光食堂管理平台。贯彻落实《浙江省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规定》,强化“浙食链”全程追溯,累计组织23场专题培训、覆盖681人次;查处宁波首起违反《浙江省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规定》食品案,1家生产企业列入宁波首批品种全量追溯名单。深入实施承诺达标合格证管理制度,全年开具合格证30万余张,创历史新高。管理好全市18个肉菜追溯节点,采集肉菜流通追溯信息约524万条。

四是强化能力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开展镇(街道)食安办实地走访,调研食品安全基层工作现状。按季度召开全市食品安全风险会商。深化食安隐患排查入“两网”,发挥“网格+食安”能效,排查处置食安隐患一二三级事件27000余件。完成全市新版农村厨师上岗证批量换证695人。做好农村集体聚餐备案指导,备案登记1180次,保障就餐213524人次。市食检中心通过食品安全数字化实验室等级评定现场考核,顺利通过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现场复评。整体改造升级三北储备库,补齐大发体育粮油仓储现代化建设短板。有序推进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监测,完成食品(食用农产品)定量抽样7000余批次、集中式消毒餐饮具检测240份、进出口食品抽检监测203项次、食品相关产品监督抽查50批次、风险监测送检1703批次。打造快检服务圈,建立“流动+定点”检测服务体系,在慈溪农贸城、各镇(街道)农贸市场建立25个“你送我检”便民服务点,免费提供百姓点检服务1685批次,推送915条消费者送检结果。组织参加省“食品安全大讲堂”,开展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抽样等环节技能大比武活动,开展监管干部“传帮带”现场教学活动。对学校食堂食品相关工作人员开展专业知识培训6次,参训人数4700余人次,完成从业人员抽考486人次。

五是强化惠民利民,广增民生福祉。财政专款保障民生实事,投入120万培育省级中小学校“示范食堂”24家,数量居宁波首位;投入45万培育食品安全规范化提升养老机构食堂9家。支持食品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立项涉食品安全公益项目2个、保障经费20万元。建成养老助供餐主体“阳光厨房”25家,新增老年共享餐厅15家,落实“爱心车轮”助餐车,实现日均助餐5800人次以上。建成医疗机构食堂“阳光厨房”13家。建设阳光食品作坊15家,已通过宁波验收、省级暗访。培育省级阳光配送企业6家、宁波级2家,待上级验收。累计投入改造资金578.82万元提升改造65家校园食堂硬件,23家学校导入第三方现场管理体系。推动慈溪杨梅产业提质增效,制定“两品双提”三年计划,做好指导培训,加快技术迭代,实现品质可控、产值提升;推进生产流通环节品质把控,开展抽检263批次,快速检测1900余批次;打响“慈溪杨梅”品牌,《一颗身价超10元!原生态慈溪杨梅打“飞的”出海》被浙江之声潮新闻报道,阅读量超68.4万。慈溪蜜梨“一县一品一策”标准化项目走深走实擦亮慈溪蜜梨的“金名片”。新增宁波市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绩效评价名单企业9家,目前全市共有117家农业生产主体纳入评价名单。6家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宁波市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考核验收。慈溪市正大蛋业有限公司入选首批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及长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候选名单,正大食品研发有限公司率先试行“研发+生产”一体化改革助力全省探索制度改革新路径。慈溪海关帮扶优质葡萄顺利出口新加坡,实现宁波地区种植葡萄首次出口,首批出口葡萄重6048千克、货值约16.3万元。

六是强化多方参与,同建共治格局。续保公共食责险,覆盖学校食堂等9个重点领域。引导“三小一摊”等食品主体参保商业险,推广风险保障覆盖面。健全镇(街道)食安监督员网络,维系外卖小哥社会监督员队伍,优化完善基层网格员宣讲团。发挥第三方专业机构力量,指导规范配送企业配送行为,整改问题264个。强化舆情风险防控,处理食品安全相关舆情37件。与慈溪农商行合作在“丰收和美”app开展食安宣传,大范围多频次覆盖210万人次。建立“检察公益诉讼+12345民呼我为”协作机制,拓宽食安相关公益诉讼线索来源。做好食品安全科普宣教,完成国务院食安办抖音号“食为天”上发布全省首个科普视频,目前已发布3个,数量暂居全省首位;据不完全统计,发布“食为天”中国市场监管报等国家级宣传报道13篇、“浙里好市监”市场导报等省级媒体宣传18篇、“宁波市场监管”甬派等宁波市级媒体报道59篇、慈晓慈溪日报小灵热线等慈溪市级媒体报道200余篇。组织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开展食安“五进”宣传、社会监督员志愿者活动、食安知识讲座等5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及物资54000余份,群众受益60000余人次,发布信息宣传390余条次。开展“百姓点检”现场活动10场,完成“你点我检”专项抽检770批次。

尽管近几年来大发体育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不断健全,但是大发体育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食品安全工作还存在着短板与不足,距离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小的差距。下步,我们将认真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是照单化尽职履责,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食品责任制工作清单,做细做实“规定动作”,创新创优“自选动作”。完善镇(街道)食安办工作机制,巩固食安基层基础。保持“双安双创”创建成果,有序推动食安督导,有效落实“食品安全”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牢守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线,确保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二是智慧化数字赋能,升级食品安全监管方式。全面提升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浙食链、浙江外卖在线、宁波网络餐饮应用场景、“浙江粮仓”和“浙政粮安”双系统建设、餐厨垃圾收运处智慧管理、校园食安智治平台、肉菜追溯系统等数字化应用质量,深挖培育“浙里食安”试点示范项目,打造有慈溪辨识度的数字化改革成果。推动落实《浙江省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规定》,迭代应用“浙食链”系统构建风险管理“闭环链”。依托四个平台强化基层协管合力,提升监管效能。

三是领域化监督监管,整治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按时按计划完成年度抽检监测任务。有效运用抽检监测、日常巡查等手段,深化农产品源头治理和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监管,加强风险交流预警,提高抽检靶向性,紧盯多次抽检不合格生产企业,确保风险隐患闭环处置到位。按季度部署开展抽检任务,提高抽检效率。严把粮食收购、储存和出入库关,深化校园食品安全综合治理、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等专项行动。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治理行动,完善行刑衔接,强化信用约束,高压严打食品违法犯罪。

四是品质化引领示范,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完成省、宁波市、本市三级食品领域民生实事项目创建,对标对表确保持续达标,经受得起上级验收和跟踪检查。持续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进程,构筑农产品安全绿色防火墙。强化监管服务,推动食品小作坊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科技赋能,综合运用标准化建设、品牌培育、推荐认证等多种手段,加强帮扶指导,选树示范典型,以点带面,推动食品企业转型升级。

五是体系化逐步推进,打实食品安全基层基础。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专业化培训,提升监管业务能力。深化抽检能力规范化建设,提升食品抽检效能。食安隐患排查持续纳入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平台,强化食安基础。加强食安监管部门监管队伍专业化建设,实施差异化培训,培养业务能手。探索基层购买服务开展第三方检测,提升基层食品检测能力。鼓励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组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完善食安突发事件处置应急机制。

六是创新化多方参与,强化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搭建平台、拓展渠道,鼓励社会团体、第三方机构、个人主动参与食品安全行业规范和社会监督。推进食责险提质扩面,完善保险巡查机制,优化事前事中事后服务。借助各类媒体深化食品科普宣教和工作信息宣传,有效处置食品网络谣言,引导合理膳食用品,凝聚社会共治合力,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进一步营造“人人参与、共管共治”的良好氛围。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慈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6月27日

抄 送:市人大代表工委,市政府办公室,市发改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局、市综合执法局、宁波生态环境局慈溪分局,坎墩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

联 系 人:徐俊杰

联系电话:0574-63801519